书籍 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的封面

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

蔡榮芳

出版时间

2001-01-01

ISBN

9780195927788

评分

★★★★★
书籍介绍

香港的歷史多姿多彩,有悲有喜,變化多端,非常迷人。闡釋香港的歷史,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一直到最近,大多數的英文著作皆以西歐為中心來觀察與解釋香港的歷史,這些可說是一種“殖民地的香港史”;而中國大陸出版的香港通史,則主要以中國為優先考慮,香港反而只成為附屬,這些則是一種典型的“愛國主義的香港史”。

香港的地理位置決定性地影響它的歷史演變。它跟大陸緊緊相連,其社會、經濟、文化與人口的結構,都跟大陸互相關聯。政治上,雖然英國統治香港一百五十六年,港人很大程度上,經常感受到來自大陸的政治衝擊。因此,嚴謹地說,研究香港歷史,不能不兼顧大陸。然而,本書秉持“香港為本位”之史觀,以香港人之權益為首要考慮來解釋香港的歷史,故書名《香港人之香港史 1841-1945》,試圖探討:從鴉片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大約百年之間,在來自中國之政治、社會勢力的衝擊之下,香港的歷史演變與主要社會、政治運動史。

用户评论
假装读过
An "alternative" but well argued history!
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作者忽略了对“民族主义”或“国族主义”在华人社会出现与盛行背景的考虑,比如作者认为1861年英国对九龙的强占并没有唤起港人“爱国主义”的抗拒,可当时即便在大陆也没有此种“爱国主义”,因为民族主义思潮或者说“共同体”想象最起码要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在中国出现。
對以前港史的研究路徑進行批判,特別是對愛國史觀的批判十分到位,並開創本土史研究視角之先河。然而閱後感,似乎作者所謂的香港本位也很難凸出其所謂的本位,二戰前香港華人主流媒介都叫自己為僑民﹑僑胞,何來本土?如果說這種高流動性以及多重身份認同的人群就是作者所謂的香港本位敘事的特徵,那本土一詞如何界定? 而且,二戰前“香港人”概念的存在與否,也是很大疑問。
国权压人权
半坨答辩半坨白饭
1950s香港福利機構的設置,黃碧雲《烈佬傳》
香港歷史研究上一部重要著作,作者在批判殖民史觀和“愛國主義”史觀之餘,努力從本土視角出發,構建香港本位的史觀。不過,從現在看來,這裡面的很多內容和論述都已經成為學界“常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