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2003年在港大的哲學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霑叔結合自己親歷的整整半個世紀的歷史,盡述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現在看來,霑叔為文時決不是僅作為學位論文,而是對整個香港樂壇的思考和回復,乃是為給後人留下印記。
近年粤語流行曲面對很大的挑戰,在數位歌星及音樂創作人離世後,彷彿更 加失去重心。黃霑遺留下來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 -1997)》,提出粤語流行曲在歷史的洪流中,失去了影響力,慢慢在本土的普及文化中消失,結論教人惋惜。無論黃霑的論文結論正確與否,它留下一 個問號供我們反思——粤語流行曲與我們何干?
黄霑(英语:James Wong Jum-sum,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表字亦芹,另有笔名刘杰、陆郎、不文霑、詹啸、久流、铁树等。华人资深作曲家和填词人,投身乐坛数十载,笔下作品逾千首,于港中台三地获奖甚丰;同时身兼广告人、作家、艺人等多种身份,被视为香港跨媒体的代表人物;并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获传媒冠以“香港四大才子”之誉。2004年11月24日,黄霑因肺癌逝世,终年63岁。
除近千首脍炙人口的歌词外,黄霑还著有《姜白石詞研究》(学士学位论文,1963)、《粵劇問題探討》(硕士学位论文,1981)、《不文集》(《明报》专栏文章集,1983)、《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一九四九─一九九七)》(博士学位论文,20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