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二卷)的封面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二卷)

邓晓芒

出版时间

2015-07-31

ISBN

978701014435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之第二卷,是对这本经典著作导论和意识部分的解读。黑格尔的这部著作阐述了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自称此书是他哲学体系的导言,1807年出版。其内容分为3部分:①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意识”是个人意识发展的最初阶段,它又分为感性确定性、知觉和知性3个小阶段,讲意识对它的外物的认识。从“自我意识”直到“理性”,个人意识的发展明显地重演人类意识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社会意识形态。②精神: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社会意识形态,相当于客观精神。③宗教和绝对知识:考察对无限本身的认识,相当于绝对精神。在这个阶段,意识回顾已经走过的阶段,扬弃它们,使之成为自己的构成环节,经过艺术、宗教而在哲学中达到绝对知识。 该句读不仅沿袭了邓晓芒以往用十句话解读一句原文的做法,而且还将黑格尔的这本名著重新根据德文翻译,可谓“一箭双雕”。 第二卷约60万字。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后即下放农村插队,1974年返城,当过临时工、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任讲师,1988年任副教授,1989年任教授,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武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带头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代表性成果有专著9部:《思辨的张力》(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二等奖)、《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合著,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二等奖)、《黄与蓝的交响》(合著,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三等奖)、《冥河的摆渡者》、《灵之舞》、《人之境》、《灵魂之旅》、《新批判主义》、《康德哲学诸问题》;译著7部:康德三大批判新译(《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展开全部)

目录
导论
第一篇 意识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或者这一个和意谓
第二章 知觉;或事物和假象
[一、事物的单纯概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入门还是不错的,不过现在邓老的很多看法我都不太赞同惹······
作为康德专家却在力与知性的解读中露拙的屑邓师
口水话很多,读起来很爽,刷刷刷几百页翻过去了,然后不懂的地方还是不懂。
导论(16A-19A)第一章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21B) 第二章 知觉;事物和幻觉 (22A) 一、事物的简单概念(22B)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 (23A-23B)三、朝向无条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领域的发展运动 (-25A) 第三章(25B) 一、力与力的交互作用 (26A-27A) 二、力的内在本质 I.超感官世界 1. 内在核心,外在表象,知性或理智 2.超感官世界即现象界 3. 规律作为现象的真理(27B-28B)II.规律作为差别与同一 1. 特定的规律与普遍的规律 2. 规律与力 3. 说明或解释(29A-30A) III.关于纯粹差别的规律(30B-31A) 三、无限性 (31B-32B)
感谢邓公拯救了我的导论阅读。
“要有耐心,没有耐心就会盼望不可能的事。”
第二卷把导言和整个意识部分都讲完了,非常重要。从感性到知觉到知性的演进过程,意识始终停留在“对象意识”之中,固守着主客对立。真理是普遍的东西,但普遍的东西(这一个、物性、力和规律)又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绝对转化,而意识终于意识到真理就是这个绝对转化、普遍区别。意识自身就是这个普遍区别,它把自己区别为对象和意识,当它意识到对象也就是自己,自己也就是对象的时候,意识也就成为了自我意识,而且意识向来已经是自我意识了。
经过感性,知觉,知性到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意识逐渐上升到理性层次。无区别,有区别,无区别和有区别直接统一于无区别,经过正反合三个阶段,知性最终达到了自我意识。
讲稿大部分啰嗦,夹杂着关键句,往往是通一句就已经通了一段。第二卷看得倦,感觉精现前三章是没什么激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