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精神现象学的封面

精神现象学

(德) 黑格尔

出版时间

2015-06-30

ISBN

9787010150048

评分

★★★★★
书籍介绍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精神现象学》新译本首次完全基于黑格尔德语原文,积八年之功而完成。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哲学 学士、硕士)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不仅精通德语,对于黑格尔哲学更有深厚的理解把握。相比之前流行的产生于50多年前的旧译本,新译本准确可靠,文字平实通达而不失深邃,忠实地还原了黑格尔思想的原貌。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目录
总序(张世英)
译序(先刚)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黑格尔6。先刚:“觉得我翻译不好的人,要么你不懂德语,要么你不懂黑格尔。”
六星。马主义者的主人姿态。我知道了什么是自由,我知道了什么叫“不要害怕去追求你想要的”。翻译满分。
看完啦!!太艰难了我
ps先刚的翻译很绝。pps这本书值得每一家的书柜里放一本,这本书值得一句一句读。
除宗教部分,为了写论文还扫了一下绝对知识。至少在我看来,这是非常精确得当的翻译。
意识形态学。
黑格尔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系统地讨论了现代性的问题,黑格尔重视人的精神本质或自由本质,重视人的主体性。生命是流动性中的自我认同。主人是纯粹的自我意识;奴隶是依赖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为什么是类意识,是因为人最初就是通过他人看到自己,因此,自我意识的结构,就是自我-他人-自我。因为人通过他人发现自我,他人与我是同样的意识存在,就是同一个过程的两面。萨特认为,人发现他人的注视会产生羞耻感,就是因为意识到他人与自己的同样的意识存在。因此,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存在是同时发生的事情,所以,自我意识就是类意识。
“你永远理性、中肯、客观,你从来不发疯,不让自己情绪失控。你不站队,不表态,好在任何时候都能全身而退,你沉默,坚信沉默是最好的武器,什么都接受,钟摆永远停在中间位置,你看到一些人在哭在喊在愤怒在手足无措,觉得他们蠢透了,你严谨巧妙地过完这一生,到最后竟然有点不太像人。有时候你的冷静未必是清醒,只是懦弱而已。”
不读精神现象学,就不晓得自己思考时是怎样思考的。所有思想上的惊艳灵感和奇思妙想,其实都可以还原到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理性这段辩证结构的展开中来。难怪马克思说这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神秘之地。
先刚老师的翻译很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