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牡丹亭的封面

牡丹亭

汤显祖

出版时间

1963-04-01

ISBN

9787020015092

评分

★★★★★
书籍介绍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这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都已经成熟。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 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光辉理想。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幽会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

界的实际行动。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目录
作者題詞
第一齣 標目
第二齣 言懷
第三齣 訓女
第四齣 腐嘆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汉字都是单音节,跟英语比,虽然也有弱读、连读;但单个汉字(即单个音节)在句子中占的分量比英语单个音节要重要很多。英语多音节的单词一堆,连读、吞音,一句话丢两个音节是正常不过的事儿,但中文不会,中文一句话直接扔两个字的情况非常少。英语读惯了呢,在写中文时,会忍不住追着英文的感觉,那种音与意的联系,我最喜欢用「呢」,它既能活化语气,又能柔化表达的锋利感,习惯了后它能传递中一种看文章却像听作者讲的感受,文字与声音结合的更紧密。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用了很多「哩」,加一个音节,语气完全变了,很活,呼之欲出,读着读着恨不得唱起来。我可从来不会唱的,但那种声音与文字的紧密感,阅读时嘴巴跟眼睛一起爽的。
能流传下来的都是俗的,没看原文的时候我是不知道牡丹亭耻度这么大的
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生”,多么富有人文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可是中国女子自古以来何苦成为情的化身呢,也请多多给男子套上这一枷锁
林黛玉感动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一番情;和王力宏莫名其妙唱出来的不知所云的东西相比,古人真的有出息多了。
明显比《长生殿》和《桃花扇》好,不仅仅有爱情和乱世,还有人对于完美的向往。这种向往,只要有人,就有共鸣。《惊梦》与《寻梦》两回,真觉得汤显祖是天才,只可惜后来的情节又落了俗套。如果能停在“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就好了,爱情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事。
眼前人岂是梦里人?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高二
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