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青春咖啡馆的封面

青春咖啡馆

[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出版时间

2017-10-01

ISBN

9787020118991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有一家孔岱咖啡馆。它像一块巨型磁铁,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从不考虑未来,享受着文学和艺术的庇护。 在这群客人之中,有一个名叫露姬的二十二岁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她光彩夺目,就像银幕上光芒四射的女影星。她是从哪里来的?她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的迷人光芒之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是不是在逃避什么?故事围绕着这名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纷纷登场,向读者娓娓讲述露姬的短暂人生经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1945年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1968年莫迪亚诺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得龚古尔奖。1996年,莫迪亚诺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他还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得法兰西学院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世界奖和奥地利欧洲文学奖这两项终身成就奖。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自1968年至今,莫迪亚诺已经出版近三十部小说,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
目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重读。身份的迷踪,回忆的迷乱,追思的迷惑,那些似曾相识的重影,仿佛窄门,但是推门过去也许又是黑暗之门。
她走了,城市也已更迭变迁,我的过去被整个抽掉坐标,散乱成沙,丧失证物/人。再往前走,回忆逐渐无法自证,终于成为些晦明交错的幻梦。
生活像场梦游,我们不过是一只惊慌失措的飞蛾,从这个灯火飞向那个灯火。
这书还可以,至少有个结局了。莫迪亚诺的作品都是一个模式么?
来点雪吗?
莫迪亚诺用迷一样的手法写出了青春的迷茫、忧郁、躁动和叛逆,也许从中正反映了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风貌,一种急于与社会“脱离”的精神状态,表现在主人公“露姬”与家庭生活的格格不入和日渐背离,最终以自杀式的悲剧收尾,从而让整部小说弥漫出一种伤感的氛围。小说深刻展现了那个时期年轻人特有的焦虑和忧愁,这种愁绪正如开篇所描写的那样“在真实生活之旅的中途,我们被一缕绵长的愁绪包围,在挥霍青春的咖啡馆里,愁绪从那么多戏谑的和伤感的话语中流露出来。”
不同视角渐进登场,最终汇聚成斑驳炽热的光线,试图照亮舞台暗处游离的失魂落魄的野鬼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和她们看不清道不明的晦暗青春。
这本书的原版我从17年开始断断续续翻看,最长读到第四章,屡屡搁置。此后每回捡起又从头开始,直到今年初在去巴黎的火车上,误把它放在装垃圾的纸袋里丢进了车厢的垃圾桶。这次总算看完了译本,比起读原版时的半猜半读,译本的阅读体验显然流畅太多,却也少了许多乐趣。第一次看莫迪亚诺的小说,每一个人物都平静又疯狂,鲜活又苍凉。开篇略显杂乱沉闷,从第二章开始渐入佳境。是一个悬疑故事,又不很悬疑。随着阅读的进度,贯穿全书的沉重的苍凉感让我有些害怕。有机会还是想再看一看原本。三星半。
弥漫着孤独的悲伤。一个从童年开始就想逃离现状的美丽的优雅的女孩子,她只有在逃跑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她享受每一次的诀别。她的男友和她一样,他们会整夜在巴黎的街头漫步,在一个又一个街区里,在青春的迷茫中,他们的灵魂脱离了身体,他们唯一的目的是走进夏日的正午,那里时间停止,正午十二时,尼采伟大的正午时刻,那是动物通向超人的中间点,是迈向新的黎明的道路。但是,生活总是会占上风,他们真正面对的还是从前的黎明,一样的白昼一样的夜晚,一样的生活,逃离和诀别,敌不过周而复始的轮回的生活。只有那纵身一跳,女孩终于将这个世界永远的抛弃于外。
印象最深的一段 「我感到一阵恐惧,这种恐惧常常在夜里把我攫住,比害怕的感觉要强烈得多——我感觉从今往后要独自一人面对人生,无依无靠,没有人来帮我。无论是我母亲,还是其他人。我真希望他一整个晚上都站在大楼前,为我站岗放哨,不只是这天晚上,还有今后的每一天晚上,就像一个哨兵一样,更确切地说,像个照看我的守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