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童年的封面

童年

[苏] 高尔基

出版时间

2018-05-01

ISBN

978702013739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1906年,高尔基对一位知名出版人说:“我有许多写作计划,而且正在考虑写自传。”此后,他多次表示想写自传。1910年,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说:“我很了解俄国的生活和文学,……总有一天我要写我的自传,真实地记录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小说中证实那些有时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心态。” 《童年》主要创作于1912至1913年,大致反映了高尔基三岁至十一岁之间的经历。小说以主人公父亲的死亡开始,以母亲的死亡结尾,夹杂着亲人之间的陷害、夫妻之间的龉龃、邻居之间的算计、伙伴之间的争执……。这苦难的童年,与高尔基一生都追求公平正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因幼年饱尝艰辛而起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1918—1933年五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苏联时期作品出版量最多的作家,1918至1986年超过2亿册。 刘辽逸(1915~2001)原名刘长菘,安徽濉溪人。民进成员。1939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商学系。曾任翻译,中学教师,1949年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翻译,译审。民进中央委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
目录
出版说明
导读
童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儿子学校发的
对这本书一直有偏见,总觉得藏了些苦大仇深的东西,打开后才知道自己的浅薄。书中展现了许多生活的粗砺,尽管前言中给全书定了调子,说是表现了外祖父的恶和外祖母的善,但读完全书更多感受到的却是贫穷对每个人的伤害。人是立体的,贪婪无情的舅舅也会在音乐中大放异彩,善良的小茨冈频频赶着马车偷窃,吝啬残暴的外祖父偶尔展现温情,勤劳善良的外祖母顺从地接受命运安排……苦难的生活中,有的人绝望沉沦,有的人则倔强地守护尊严。作者反复强调着现实的丑陋和民族性的美好,他不忍看到底层的互害,一直坚信那些美好终有一天会蔓延滋长。他回望自己的成长,满怀悲哀和渴盼,这样的心境好像鲁迅。在书里还有许多优美传神的描写,无论记人还是写景都极具感染力。
理解不了😅读书接力第9本雾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