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雨巷:戴望舒诗集的封面

雨巷:戴望舒诗集

戴望舒

出版时间

2020-06-01

ISBN

9787020144433

评分

★★★★★
书籍介绍
书中既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流浪人的夜歌》《过旧居》《萧红墓畔口占》等内蕴丰富的诗作,并附有五张稀有作者照片,立体呈现这位“现代诗派”诗坛领袖的诗歌历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诗人、翻译家。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诗稿》行世。代表诗作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目录
文前辅文
夜坐
夕阳下
寒风中闻雀声
自家悲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场清冷的梦
最好不求甚解,只是望望。
戴的诗难能可贵之处是有一种“游离感”,这种游离感为现代诗歌的书写增加了一种姿态。所谓丁香,不过是对于自我愁怨、孤独的自陈,在彷徨之中飘过的女子,也是诗人在诗作之中的夜行者的形象。 诗选的中部展现出了戴“游离感”的特性,虽不免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但对于郭沫若式的时代赞歌戴并没有太大兴趣。正因为这样的游离感,戴望舒的写作往往给人以惊喜。 断指、眼、思量,缭绕而转瞬即逝,在水上轻盈的飞走。敏锐的感官与忧愁的体验,使得戴望舒的“诗情”这一概念得以丰富。语言的现代性的体验特质,并非如有些批评家所说的古典的变体,戴足以称得上是一位现代诗人。
读诗如读人生。戴望舒是在杭州大塔儿巷里度过的童年少年时光。那条街巷极短,旁边就是繁华的解放路,再过去是南宋古城的河坊街。大塔儿巷边上有一条中河,河水潺潺。人的一生都是童年的映照,那样的景致给予了诗人忧愁缠绵多情的词语。 诗歌是需要读出来的,在一字一句之间感受诗人的情怀。 大塔儿巷如今景致不在,但我找到河坊街里面的大井巷,保存了那时大塔儿巷的风韵气质。我等待了很久,起码等过了一季的春夏秋冬,终于在一个阴冷的下雨天,拍摄到雨中的大井巷。我读了这首雨巷,并且和这景致相结合,做成了一首视频版的《雨巷》。有兴趣请大家去欣赏指正。 视频号-搜索“扎西德勒阿海为你读诗”-找到“雨巷”。
他的文字比我想象中悲伤很多,似乎是有点木讷和痴情,有点悲惨的人物
多么温柔的人,写出多少温柔而坚韧的诗,抚慰人心……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读诗的时候,能看到作者心情的变化,寂寞的心、追求爱情的心,战乱游离的心,一起飘散在时代的风尘里,是我,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