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英国环岛之旅的封面

英国环岛之旅

[美]保罗·索鲁

出版时间

2019-07-31

ISBN

978702014685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据说,英国是世界上被书写得最多的国家。正因为我们知道的英国都是听别人讲的,所以其实我们对英国一无所知。一个布满交通工具与步径的古老国度,似乎境内的每个地方都有人迹,但每个英国人吹的牛都不一样,每一英里也都有其特色。英国每一处距离大海都很近,海岸本身就是英国。

时值1982年,福克兰群岛战役的夏天,在伦敦居住了十一年的保罗•索鲁决定沿海岸线顺时针漫游一圈。他发现这是个了解英国与英国人的理想时机。

******

据说,英国是这世上被书写得最多的国家。正因为我们知道的英国都是听别人讲的,所以其实我们对英国一无所知。一个布满交通工具与步径的古老国度,似乎境内的每个地方都有人迹,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但每个英国人吹的牛都不一样,每一英里也都有其特色。英国每一处距离大海都很近,海岸本身就是英国。在伦敦居住十多年的美国人保罗•索鲁想一探大英帝国究竟,顺时针沿着海岸线漫游了一圈。他的旅游路径是这样的:英格兰肯定是像一只猪;鼻子在西南方的威尔士,伸出去的脚是康沃尔,而臀部是东安格利亚,整个英国就像是一个女巫骑着一只猪,而这轮廓──臀部、鼻子和女帽,以及苏格兰西部那张愁容,就是此次旅游的路线。对一个岛来说,还有什么比环游其海岸线更能看清它的呢?

保罗•索鲁对游人扎堆的名胜占迹避之唯恐不及,也不像很多背包客只陶醉于旅行的时长和距离;而是徒步于海滨步道或搭乘铁路慢车,跟每个人说话,仔细观察一切,从中探知这老牌帝国的真正风貌。

正如詹宏志所说,保罗•索鲁是一位“反省‘旅行’本身的旅行者”。

一个观察敏锐、用语风趣的作家。也许因为他是美国人,所以在英国人眼里没有明显的阶层特征,他的天赋之一就是与人畅谈,与各类人相处愉快……索鲁是个绝佳的旅伴。

——《泰晤士报》

糅合了历史、洞察力、景致描写、领悟、冥想、颂扬和挽歌。

——《纽约时报》

这是保罗·索鲁至今最好的作品。

——《乡村之声》

保罗·索鲁的这本周游大不列颠的游记,有趣又具有知识性,但是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者请避开。

——《周日邮报》

我们中很少有人见识过海岸线的全貌,我本人对索鲁心怀感激,因为他让我免去了亲自游走的辛劳。他已经将全程如实且妙趣横生地告诉了我们。

——《观察家报》

******

推荐语:

旅行作家保罗·索鲁环游英国

徒步于海滨步道,搭慢车,与各类英国人闲聊

看似平静的英国城镇正发生历史的变迁

对一个岛来说,还有什么比环游海岸线更能看清它的呢?

英格兰像一只猪,鼻子在西南方的威尔士,伸出去的脚是康沃尔,臀部是东安格利亚,整个英国就像一个女巫骑着一只猪,这轮廓便是这次旅行的路线。

保罗•索鲁(1941- ),美国旅行作家。曾在马拉维的丛林学校担任和平团教师,在乌干达的大学担任讲师。在新加坡大学任教期间,将短篇故事及为报刊撰写的文章结集成册,并开始写小说。后与家人移居英国,居住十多年。目前在美国定居,仍前往各处旅行。

保罗·索鲁著作丰富,包括《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赫拉克勒斯之柱》《火车大巴扎》《美国深南之旅》等。荣获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十一点三十三分去马盖特
22 第二章 搭晚班车去迪尔
46 第三章 黑斯廷斯支线
73 第四章 下午六点十一分去博格诺里吉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保罗索素擅于写结尾
挺惊讶怎么这么低的分。我觉得作者以他一如既往的毒舌呈现了一个与我惯常印象不符的英国。那是82年的英国,马岛战争开启,新自由主义初启的英国,大部分环海地带市镇呈现出萧索凋敝、贫困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这对我来说是个想象之外的形象…当然,对于任何一个遥远国度,我所能做的也只是想象,把不同作者笔下的图景剪辑、填补、拼接,佐以想象力和个人喜好在脑海里勾勒成型。这本游记稍显琐碎沉闷,但无疑是构成我想象力拼图的重要一块。
期待一个美国人不嘲讽英国人可能确实有点难。这本书有一点点傲慢和过时,唯一的优点是让我重温了片刻曾经的悬崖峭壁和嶙峋海岸。
明显看出作为长期居住在英国的外国人,保罗·索鲁已经对大不列颠岛失去了兴趣。书中他称像我这样的火车迷是“恋尸癖”,我一点都没觉得冒犯,反而哈哈大笑,就恋了,咋的!
废话连篇
笔力仍然不错,但这个写法确实接受不了,地方太多,几句之后就换下一个地方,只好翻翻了事
读的有些枯燥。通过英美作家、福克兰群岛战争、外国人视角对英国海滨风光进行探索。风景部分描写因文字的抽象没啥参与感,只能依靠想象;与当地人或旅途中碰到的个体随机交流,人文尽现并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呈现这一区域这一国家人的特质。有趣的是,看完觉得82年的英国海滨和现在中国沿海一带(或旅游城市)那么的异曲同工,像时空联结,民宿泛滥、帐篷、拖车的营地可预见性的在不远处等待,哦,或许已经到来。
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见闻,有种萧条不公的末日之感。都是沿岸的小城镇,应当配图。写得有点乏力,特别是收尾章节,有点像退潮,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