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沿着季风的方向的封面

沿着季风的方向

刘子超

出版时间

2019-07-31

ISBN

9787020147496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为了寻找新的风景,而是为了拥有新的眼光。”(普鲁斯特语)

首届“单向街 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豆瓣年度好书”得主——刘子超再度出发,沿着季风的方向,前往南亚深处。

---------

他搭乘火车走遍印度南北;追随毛姆的足迹进入山地部落;坐上两 万美元的游轮航向蒲甘;穿过整个爪哇,抵达雨林深处的遗迹和火山;探寻泰柬边境上被地雷包围的古寺;在海岛之国邂逅成群的鲸鲨;在白色大象的故乡,寻访流亡苗人;乘着古老的运米船,由曼谷向大城缓慢行进……

---------

他对自然倾心,也与途中偶遇的人倾谈;投身当下,又随时进入磅礴的历史;藏身度假客中,又不时抹去痕迹,遁入全球化遗忘的荒蛮之境;他在旺盛、暧昧、失序的“忧郁热带”自省:我是谁?正置身于怎样的世界?

目录
1 穿越北印度的火车之旅 (印度)
2 我私人的佐米亚 (掸邦)
3 边境风云 (柬埔寨)
4 开往蒲甘的慢船 (缅甸)
5 死在爪哇也不错 (印度尼西亚)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一部好的游记,就好像在内心深处听到远方鼓声的呼唤,想立刻背起行囊,来一场“湿婆的风暴”般的旅行。被刘子超笔下多姿多彩的异国情调吸引,更赞赏他以中国人的视角和问题意识,观察这个世界。在他的旅程中,中国时时作为一个影子出现。在穿越北印度的火车上,他与印度人交谈中国与印度哪个更好;在缅甸掸邦,他遇到中文学校的朱老师;在开往蒲甘的慢船上,缅甸的变化映衬出我们还上不了脸书、油管的尴尬;在参观印尼万隆会议模型时,让他惊讶地发现主角不是周恩来而是苏加诺;涌入老挝的中国人,只有生意经,很少参加过布施;与菲律宾黄姓店主聊另一个时空的中国让他产生幻觉;在南印度旅行时,又偶遇一个崇拜马云的印度年轻人......这样的视角,既让我们抽离于这个被观察的世界,又让我们清醒看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
从印度启程到东南亚,一路呈现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见所闻的自然风光、人文宗教、历史地理,一路遇见不同的人和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游记风格的书。印度大概是我这辈子都不会有想法要去的地方,社会等级和贫富差距严重,城市混乱肮脏无序;缅甸的落后有点出人意料,也可能作者是去了几乎处于无政府管辖的山地聚居地——毛姆曾去过的掸邦,虽然落后但民风淳朴;柬埔寨没有写吴哥窟而是选择了柬泰边境的柏威夏寺,向世人娓娓道来那段不为太多人知的历史;穿越仰光到蒲甘的奢华航游如同小小的微缩世界;印尼第四大岛爪哇的雅加达繁华、伊斯兰唱经和火山小镇;老挝琅勃拉邦的静谧安详算是为数不多的有限度的接受但超越于飞速发展的现实之外的一块净地;菲律宾跳岛游把我的思绪带回到2017年的出游…旅行的意义在本书体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的过程,像是在看一部公路电影。虽然对大的环境描绘得简练,却对沿途遇见的人描述得具体,当人生动了,地点也就生动了。他不仅会告诉你眼前的真实,还会告诉你造就这一切的历史与文化。爪哇的那篇,仿佛有末日感,每篇结尾的节点都把握得干脆而恰到好处。
真是优秀的游记,谢谢七七热忱的推荐,让人看到世界,看到不安和悲悯,看到一个人的时空和一个地方的时空汇聚起来又离散开。要是挑刺的话,就是宏大叙事有余,而旅途的色香味,小细节,过少,人物会匆忙地讲一句“符合主题”的话,人和事都不让人惊奇,缺乏闲笔和闲趣。
和詹宏志老师的《旅行与读书》思想挺类似的:旅行、读书两者大抵是灵魂升腾和坠落最不能缺少的事物。还有,刘老师的幽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就差午夜降临前就能补完刘子超了
残酷的是,只有强者才有资格书写历史和传播“文明”。
笔调有文气但不过分造作,有氛围感又适可而止,其中以北印度火车之旅及掸邦篇较佳,读罢感觉自己对近在咫尺的东南亚了解真的很少,特别是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突然觉得理想国m系列的那本印尼etc似乎有了可读性……
感觉也跟着在旅行,依依不舍的看完,疫情还没结束,我想出去玩🙉
很喜欢作者的表达方式,在疫情的时代,无法出行,只能从书中体会各地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