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逻辑学(下卷)的封面

逻辑学(下卷)

[德] 黑格尔

出版时间

2001-11-01

ISBN

9787100011464

评分

★★★★★
书籍介绍

黑格尔的《逻辑学》,通称“大逻辑”,以别于《哲学全书》中的第一部分“逻辑学”,即通称的“小逻辑”。《逻辑学》共分“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编,前两编合称客观逻辑,分别出版于1812年和1813年,第三编称主观逻辑,出版于1816年。全书三编出版后,黑格尔又着手修订,仅完成了第一编“有论”部分。

目录
第二编本质论
第一部分作为反思自身的本质
第一章映象
甲、本质的与非本质的
乙、映象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逻辑学是黑格尔的方法论即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它从存在论开始,经过本质论的自我深入,而在概念论中达到了宇宙存在的真正本质即"概念",范畴的全部进程在最后阶段又回到了起点,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不过这样的返回并不是简单的回复,而是一种扬弃。经过这样的扬弃,存在就再也不是存在的一个单纯范畴,而是能够外化出各种现实的客观实在的直观能力。此书中,黑格尔先生已表露出欲当哲学终结之人的野心。
1、思想怎样表达现实的性质?从休谟到康德,以及早期的哲学家认为,思想与实在一致是真理的标准。但是,黑格尔主张思想只发现了事物的性质;思想与现实一致的真正含义就是如此。黑格尔像一切唯心主义者一样坚持主张,既然只能根据观念去认识现实,既然可能与观念一致的唯一事物是某种像观念一样的东西,那麽现实未必像心灵一样。当个体试图通过反省认识事物的性质时,他凝神于事物的普遍性质。但是,以此为目的的思想便丧失了个体特点,因为在这一进程中,一个人像其他任何愿意追求真理的个体一样进行反思,反思的思想因此失去了它的主观方面,而成为客观的;思想和现实融为一体。2、黑格尔主张思想在三一体中表现自身,其中每一个三一体都有自己的三一结构,这一结构常常也有自己的三一结构,因此逻辑学有三个阶段,抽象阶段、辩证阶段、思辨阶段。
科学“表现为一个自身旋转的圆圈,中介把末尾绕回到圆圈的开头;这个圆圈以此而是圆圈中的一个圆圈”。作为本身以自身为对象那样的概念即是方法,它是“概念本身的运动,也是自身规定和本身实在化的运动”。这种“从自身中把自身规定为自己的他物”就是辩证的环节——柏拉图是它的创始人——本身的辩证环节在于建立包含在它里面的统一,使形式思维下不可思议的矛盾“构成概念运动的转折点,这个否定性是自身的否定关系的单纯之点,是辩证法的灵魂”。但其中终归存在一种先验循环论证的困境,在黑格尔看到作为开始的纯粹的无规定的有的地方,马克思看到的却是历史的结果。黑格尔哲学只是经由英国资产阶级经验论传统,在法国政治革命变革得到确认,最终反映到德国思辨哲学中的结果。它不是超越历史的绝对的哲学,而只是阐释资产阶级原则的哲学(鱼板语)。
黑格尔经典;文字些许晦涩,译注十分出色
强无敌
先刚老师新译本出了,特地来给杨一之先生的译本打个分。曾经看小逻辑的时候偶尔翻了一下大逻辑,比较下尤其晦涩。但细细研读、多版本多语言比较之后,发现杨一之先生的翻译问题非常少(比贺麟先生小逻辑而言),语言也是通顺的。阅读过程中经常会被感动,红色年代的知识分子,是真的有风骨有节操的。
自在之有(自然界)同自为之有(有意识的反思)的交错。 规定、扬弃(主观性)与建立(实在)。本质规定自身为根据,进入存在,化为实体,之后又转回概念。真理即是客体和概念的统一。判断是在概念之中的规定性; 理念则是概念和实在的统一。内在根据与现实长存的客观世界,就是绝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