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现象学及其效应的封面

现象学及其效应

倪梁康

出版时间

2014-02-01

ISBN

9787100093996

评分

★★★★★
书籍介绍

《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是中山大学哲学系倪梁康教授的代表作。此项研究是对现象学运动这个本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哲学思潮的一个批判性的回顾。这个研究课题没有限制在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随《逻辑研究》两卷本的发表(1900/01)而开创的哲学思潮本身之上,而且也扩展到由现象学运动对本世纪西方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强烈影响之上。

倪梁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目录
绪论
1.当代西方哲学主要趋向。现象学在当代西方哲学整个视域中的位置
2.胡塞尔现象学与现象学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A.胡塞尔与现象学的创立
B.第一期现象学运动的三个阶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作为介绍入门感觉稍显不足,作为了解现象学但还需要理清胡塞尔相关概念和相关哲学家的概念传承流变关系,还是不错的,但不知是因为篇幅还是怎么回事,写的太少了,不免有一种浮光掠影之感,不够痛快,尤其是舍勒,我对舍勒特别感兴趣,结果却是几篇下来倒数第二短的,从本书来看作者的功力和思维总结能力都是十分上乘的,好吧,接下来继续阅读相关书籍吧。
四平八稳,渐入佳境,但对比张祥龙的导读少了一些灵动
论中国学术界怪象
胡塞尔现象学简介+胡塞尔对其后哲学家(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舍勒、哈贝马斯)的影响。时代气息很浓厚,虽然论述清晰,但也只是个简明的框架而已,忽略了其中所有的微妙与暧昧之处,不过作为讲课稿也难怪了。非常能理解倪老师在《缘起与实相》中比较胡塞尔现象学与唯识学的思路,二者都是绝对观念论下的意识分析,至于伽达默尔、舍勒以不同类型的人类学来批评胡塞尔则只能说是流于世间法。
胡塞尔的部分无敌,后面没太大感觉。最大收获是区别胡和海对“现象”不同理解的部分,想来胡塞尔的体系还是有些“死板”。
又名《为胡塞尔辩护》,再名《你们想到的,胡塞尔都曾想到过》。
读了7对现象学反思的反思[2023-11-29] 上篇[2024-1-6]
胡塞尔部分。关于现象学的身体研究很大一部分来自“身体不仅仅是一个事物,而且是对精神的表达,它同时是精神的器官。”这句话。实际上,胡塞尔还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讨论这个问题呀,为了解决交互性主体问题(也就是主体怎么认识另一个主体这个问题)。 现象学可真难搞…
清晰明了
从胡塞尔后期发生现象学回看的话,讲的太粗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