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记忆小屋的封面

记忆小屋

[美] 托尼·朱特

出版时间

2013-05-01

ISBN

9787100098632

评分

★★★★★
书籍介绍

这是托尼·朱特逝世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每一篇文字都是他对个人体验的一次回顾,也都最终引向了对历史背景的整理和评述。

他写到了童年时代的战后伦敦,回忆自己对伦敦一些公交线路的迷恋,并进而展开了对公共礼仪和战间期城市规划的深思;他也写到1968年的巴黎学生运动,谈及欧洲人观点不一的性别政治,并最终断定自己那一代人“是富有革命精神的一代,但是却错过了革命”;一系列穿越美国的公路旅行带来的则不仅是对美国文化、历史的评述,更是对自身在晚近年代的身份认同的新体会……他记下的各种成长琐事、旅行见闻和学术生涯的体悟汇成意识的溪流,轻松地荡起波纹,接着又流向各种有趣的方向。

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2010)

当代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执教于剑桥、牛津、伯克利和纽约大学。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研究欧洲问题。经常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新共和》等撰稿。著有《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战后欧洲史》、《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沉疴遍地》、《记忆小屋》、《思虑二十世纪》等作品。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认为是无法被超越的史学著作。2007年获汉娜·阿伦特奖,2009年因他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奥威尔终身成就奖。2010年8月因病去世。

译者简介:

何静芝 译作有《暗笑》《鲸鱼之歌》《你走以后》等。

目录
序言
1记忆小屋
2夜
第一部分
3艰苦年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托尼其他作品的注解式补充,可以窥见其身份的矛盾和怀旧的动机。
回忆儿时是文学的,写到近处则变成了思辨的!一个历史学家在渐冻中想试试文学笔法,最终还是历史性书写。孤高。坦诚。坚持己见。
黑齐泽克的作品是失禁。
重读。朱特生于1948年,几乎与战后欧洲同年,这一年英国甚至还没取消战时配给制。他目睹了三十年自残自毁之后跌跌撞撞站起来的欧洲。朱特幸免于六十年代末左派的诱惑,劳工犹太复国主义的经历使他对马克思和左派运动免疫;他是最后一批精英教育的受益者,那之后大学扩招、公立院校衰落,教育受群众性评价裹挟,一步步滑向结果平等。有些地方很有意思,比如讲巴黎高师的知识分子爱啃书本、搞艰深理论,却因为童年被埋葬在万里挑一的升学考试里,而缺乏生活体验和想象力;讲六十年代性革命,英法两国年轻人雷声大雨点小,仍拘谨有余,德国人却极开放,性派对乱交不一而足,美其名曰“摆脱上一代的阴影”,让朱特瞠目结舌。他自嘲说自己这代人“是富有革命精神的一代,但是却错过了革命…为他人行为的自由权利而战斗,自己反而没大张旗鼓的做过什么”。
看看别人20岁以前,思想和经历上已经经历了从信奉犹太复国主义、马克思主义、社群主义到抛弃它们,想想我二十二三岁才觉得我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疑问,现在30了还在晃荡……很多篇简单却有启发,《精英》、《边缘人》等篇尤其。
翻译5分,文笔流畅,不知不觉跟着作者和译者的叙述追忆往事、轶闻。置身其中,回到属于他那个年代的伊始
断断续续花了小半年才看完,是一本拿到手里就很喜欢的小书。虽然是小书,其中的思想内涵确是沉甸甸的。前面80%的部分读的是纸质版,第三部分之后由于太精彩,想做摘录,于是配合微信读书来看。托尼·朱特满足了我对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与“精英知识分子”的全部想象,虽然他本人不喜欢任何标签。关于犹太的相关论述,可谓振聋发聩,很有警示意义。我也很喜欢他在中年危机期开始学习新语言,并积极投身实践,从而完成了自己思想和学术整合的部分。被禁锢的头脑那一篇,太适合老中阅读,种草了几本米沃什的书。一次特别美好、充满惊喜的阅读体验。想读英文原版,挑战一下老派英式表达的书写风格
公共知识分子对缺乏理想、过度商业化的担忧,保持独立的反思,还有些小小的幽默。讲中年危机那篇真好,要一直保持学习啊。
我们在娱乐产品上运用铺天盖地的资源,不过是为了掩饰它们本质的贫乏;政治也一样,戴着装腔作态的面具去喋喋不休,不过是为了掩饰令人哈欠连天的空洞无物。
在病痛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