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论《独立宣言》
[美] 卡尔·贝克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7-03-01
ISBN
9787100124713
评分
★★★★★
标签
政治
法律
用户评论
最后一章很精彩
“‘其中没有一种思想不是此前在会议中反复说了两年的。’这话大体不差,但作为批评而论,却无关宏旨,因为《宣言》的力量恰恰就在于它说出了每个人都在想的东西。没有比用人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原则来为一场革命辩护更徒劳的了。”杰弗逊也说:“我并不认为我的责任在于发明新的思想或表达以前从未表达过的情感。” 民主是“以点人头的办法取代打破人头的办法”也是喜感哈哈哈哈
贝克尔最出名的作品大概是《十八世纪哲学家的天城》,《独立宣言》这一文本也可以放在十八世纪的语境下理解,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章讲解自然权利的那部分,尤其是自然如何神化,神明如何成为自然,而人又怎能通过研究自然而研究神明。最后一部分,将《独立宣言》代表的自然权利和十九世纪的历史理性进行对比,也是近代哲学的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Moses Coit Tyler说“无论#宣言#在世界上赢得了什么样的权威,那都只是因为它从不缺少批评的缘故”。Samuel Huntingdon说“美国不是谎言,只是失望。因为失望才是希望”。TC说“万岁、万岁、万万岁!”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语文,叙事,理论旅行
第二章对我最有用
为光荣革命寻找理论依据的洛克,为世人打开对“自然”之想象的牛顿,共同代表了一个上帝隐身于自然法与自然权利之中的时代,而这正是被《独立宣言》视为常识因而未在文本中出现的时代思潮理论大前提。这一前提在进入19世纪后即遭冷遇,出于保存既得利益的需求或对法国大革命的恐惧,功利主义、历史理性与社会目的论开始占据上风,更不用说进化论之后的思潮。简洁有力的梳理,对文本文学性的评论也很有趣。
一部关于自然权利哲学的杰出作品。二、三章清晰地阐明了独立宣言中政府理论的大前提(启蒙时代自然权利观)与小前提(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关系),通过对思想史与政治史的回顾呈现出两者的演进,直到被杰斐逊以独到的文风汇聚成独立宣言非凡的历史文本。最后一章论述自然权利哲学在19世纪的命运:对大革命的恐惧催生了欧陆哲学反普遍主义/个体主义的晦暗传统,历史理性与社会目的论在这个世纪里完成了对自然权利学说的压制。此外四、五章对独立宣言的文本变迁及文学性分析亦引人入胜。译文上佳。
这书是1922年出的,所以有些内容不如之后的研究细致准确,但整本书还是简明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