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的封面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

[美] 约翰·洛西

出版时间

2017-06-30

ISBN

9787100133104

评分

★★★★★

标签

科学

书籍介绍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是一部优秀的科学哲学导论著作,内容均衡而翔实,语言简洁而清晰。它为科学哲学的不同观点提供了历史阐述,特别是围绕“如何正确评价科学”这一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对不同历史时期、派别的重要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观点给出精当的陈述和分析。此新版结合科学哲学的当代进展,包含了关于理论评价、实验活动、科学实在论争论以及生物学哲学的新近工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哲学
第二章 毕达哥拉斯主义倾向
第三章 演绎系统化的理想
第四章 原子论和背后机制的概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我当下没有特别的共鸣,甚至没太留意这个发展脉络(大概是最近有点急功近利,在科学史实在提不起发散思维)
确实“导论”(问题线索意识没有那个牛津通识本紧密,但是信息量更大)可作科学史简明词典,适合我这种史料考证不耐受读者。伽利略之前宜量子速读,近代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伽利略培根笛卡尔)和现代科学史用烂的案例(燃素、波粒二象性、时空绝对性、威尔逊云室实验、分离夸克和核子力的悖论性关系等)对我这种理科生哲学人也没什么阅读难度,说不适合作导论的友邻可能应该先读一下那个通俗量子力学史。
科学哲学,科学史专业或入门必读书目
科学哲学史,很不错,抽空再精读。
张卜天真是翻译科学哲学类图书的一把好手,总的来说,科学哲学史就是关于科学方法论的学说,而方法论包括逻辑和判断、归纳演绎法、分析综合法、统计学,可惜关于当代在科学中不确定的统计学却鲜有论述,这可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科学哲学家还是要与时俱进才行。
第五章開頭。“(Roger)培根似乎因為尖銳地批評了同事們的理智能力而招致了方濟各會上層的反感”...
这种导论性质的书有个通病,就是受限于篇幅只能简短地介绍每个学者的观点,好多专业概念不举例子都不知道啥意思,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给个四星吧
进入20世纪后变得如此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