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涂尔干文集(第五卷)的封面

涂尔干文集(第五卷)

[法] 埃米尔·涂尔干

出版时间

2020-10-01

ISBN

978710014103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集收录第一篇文献是《原始分类》,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涂尔干和莫斯考察了人类所形成的最粗陋的分类。在澳洲,在中国,图腾呈现了最原始的分类模式,而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又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之起源,社会之起源。本集收录的第二篇文献《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是1898年发表在《社会学年鉴》第一卷的第一篇文章,足见其在涂尔干本人的理论发展和“社会学年鉴”学派的思想传承中举足轻的地位。除形式上的重要性外,《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在内容也也可以说是涂尔干思想转向的一个标志。《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是涂尔干中晚期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在本文中都已露出端倪了。

涂尔干(杜尔克姆、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太精彩了!!!!我爱涂尔干!
主要是看禁忌那一部分。在否认集体婚、基因缺陷等成因后,涂尔干对于外婚制的出现给出了一种解释:tabou(P190)— —禁止特定接触以避免巫术传染。而女性生理期出现的“血”就是部落的图腾(P206)同族涉及图腾之物神圣不可接触但异族者反之(p207)“部分同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加重族内通婚的禁忌性但是对于外族人起到了“反同化”的作用。当进入现代家庭时代时,外婚制有力区分了“激情”与“义务”(P223)。(不知道这么理靠谱与否🤪🤪🤪)值得考量的是推动图腾社会瓦解的因素。外婚是否也推动了这一进程?🐚🐚🐚
Fascinating and inspiring as always
血液被赋予神秘意义,造成有关两性分裂的风尚,加上图腾信仰与氏族制度,所产生的外婚制,及其所激起的心理状态,延续在人类社会的习惯之中。——我还是不满足于这样的解释…
《原始分类》《乱伦禁忌及其起源》。《起源》一篇尤其精彩。翻译准不准确不知道,但至少读起来挺流畅的。
229页开始的几篇论文/笔记/书评/ 讨论好像更有启发,可能因为短、论点细微,我这种功力不够的才比较容易看懂吧。这部分值得状态好的时候再重新研学一遍。当然涂尔干文笔/思维是优秀且平易近人的,也要感谢优秀的译手们。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扭转了对乱伦禁忌的讨论方向,在涂尔干看来,图腾制度与外婚制导致了乱伦禁忌,而非相反。与梅因相似,涂尔干强调因为收养与规模的因素,氏族并不能等同于生理上的家庭,也就是说达尔文的性选择机制对于能成立“社会”的“原始社会”来说影响也没那么大。不过涂尔干图腾理论与外婚制的前提恰恰承认从夫居的母系社会存在,而更进一步说,涂尔干并不否认此前群婚状态的存在。但正如恩格斯对群婚状态的理解来自黑格尔哲学一样,涂尔干对群婚状态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原始分类》所呈现的康德哲学一个特殊推论。
女性因有流血的器官而被恐惧(尊崇),所以看来这种恐惧在今天的非宗教社会也流传下来了,月经羞耻什么的。所以现在这种羞辱又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