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学术与政治的封面

学术与政治

[德] 马克斯·韦伯

出版时间

2018-12-31

ISBN

9787100143448

评分

★★★★★
书籍介绍

《学术与政治》内容简介:研究韦伯者,无一不深知这两篇演说的重要性。因为它们不但浓缩着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也由于他作为当时一名“精神贵族”式的德国知识界领袖,对其身边的思潮做出了十分个性化的回应,这是从韦伯其他学术著作中难得一见的。

作为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的韦伯,其名声为中文读者所知晓远比马克思和涂尔干要晚。由于中国社会学直接舶来于英美的实证主义传统,在早期,孔德、斯宾塞的化约论—社会有机体论和涂尔干的整体论—功能论几乎脍炙人口,相比之下,韦伯侧重从主观意图、个人行动去探讨对社会的理解、诠释的进路则少为人知。

目录
时代中的韦伯——代译序(冯克利)
以学术为业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2.学术生活中的机遇和灵感
3.理智化的过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和三联版比照读的,这本以两篇演说为主干,三联版则附上更多边角信息,稍后补过刘擎老师的导读后再系统重读一遍。
只读了《以学术为业》,有启发。
读这本书是什么感觉呢?你心头有千言万语,遇见了千千万万的人没几个人理解。有一天,你偶然发现,一个你极为敬重的人有一本名著,里头的话全都是你所思所想。读过后,你变得更加坚定,相信吾道不孤。
虽然个人感觉《以政治为业》的演讲有些令人失望——即使是与他上一篇《以学术为业》相比也是如此;失望之处当然不是韦伯那令人捉摸的态度(抱着读费希特的心态读这两篇演讲是要读出问题来的),韦伯跟他们相比的显著不同就是对于知识与现代社会的“生畏”。但是这篇演讲无疑展示了韦伯社会学的精彩魅力,那是建立在大量实证比较材料之上的对于知识的一种超然。基于这一失望,我没有把韦伯的这篇文本,至少其中比较政党的那部分,视作所谓的经典文本classic text——“经典”应该像一条有很多房间的走廊,你可以随时打开门走过这条走廊,又随时从另一个门走出去——所以将其整理为读书笔记,记录等同于以往,写作意味着遗忘。
完了,看完以后更想以学术为业了,且以米尔斯的话语为信条: 我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
仿佛又回到了长沙大雪纷飞的时光
放到当下的语境,就是选择考研还是考公。以学术为天职的人,机遇大于能力,是一场鲁莽的赌博,韦伯灵魂追问:“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这或许是所有评职称和非升即走的学者都感同身受的。学术能给人以智性的清明,教师不应是领袖,课堂没有政治的位置,这是说给魏玛德国听的。而对于政治,激情、责任感和恰如其分的判断力是最为决定性的前提素质,韦伯介绍了英美德的政治体制,还读过李鸿章的日记。他总结,政治是件用力而缓慢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即便世界愚陋不堪,也有说“等着瞧吧!”的献身勇气。
需要再读
这个版本好! 《以政治为业》最后一段非常迷人: 政治是件用力而缓慢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它同时需要激情和眼光。所有历史经验都证明了一条真理:可能之事皆不可得,除非你执着地寻觅这个世界上的不可能之事。但只有领袖才能做这样的事,他不但应当是领袖,还得是十分平常的意义上的英雄。即便是那些既非领袖又非英雄的人,也必须使自己具有一颗强韧的心,以便能够承受自己全部希望的破灭。他们现在必须做到这一点,不然的话,他们甚至连今天可能做到的事也做不成。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怨无悔;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
已存在的是否应该存在?有些存在的是否应该促进?有些知识是否值得知道?以前都是科学在问我,现在我想问问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