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斐德若篇的封面

斐德若篇

[古希腊] 柏拉图

出版时间

2018-11-01

ISBN

9787100164016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在这篇对话中,对修辞术狂热的美少年斐德若与苏格拉底相遇,并与苏格拉底分享一篇新得的文章,文章作者修辞学家莱什阿斯主张,没有爱情的人比有爱情的人更值得被爱。苏格拉底在神的激励下,另作了二篇关于爱情这一主题的文章,一篇与莱什阿斯的观点类似,一篇则与之完全相反。之后,他们就这三篇文章,讨论了修辞术的正确使用、书写文字与口头语言的关系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文章应当阐明真理,最好言辞既不是公开发表的文章,也不是私底下的对话,而是写在受教者灵魂中活生生的言辞,这样的言辞不仅可以滋养灵魂,而且会使拥有这类言辞的人选择他的谈话对象,选择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将灵魂中的真理诉诸口头表达或者书面写作。

用户评论
夏日,苏格拉底与美少年相约城外,赤脚从水中走过,躺在梧桐树下荫凉的草地,开始对谈。论爱情,论修辞,论诡辩,与苏格拉底的“理式”论一以贯之。苏格拉底引用图提造字的神话有趣,文字的发明使得人们从此记忆力退化。美中不足,没有页码。
前半本还以为是在讨论爱情,后半本才意识到这是为了讨论修辞术而举的具体的例子。苏格拉底自己的修辞术即辩证术(哲学):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拆分至不可分割的单一,再分门别类地具体分析。以及修辞术下的三种文章:思想>口述>写作。所以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我们今天只能看到死的文字,缺少了自己的思考。苏格拉底确实有灵魂助产术。哲学(Philosophia)=爱好(Philos)+智慧(Sophia)
本篇探讨的问题一贯性极强,即修辞术。爱情问题为引子,精彩程度让人想起《会饮篇》;主干部分即对修辞术的评论发人深省,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著,是否为对“还有一种消遣比这(‘说出来的文章’,苏格拉底认为第二好的文章)更高尚,就是找到一个相契合的心灵,运用辩证术来在那心灵中种下文章的种子,这种文章后面有真知识,既可以辩护自己,也可以辩护种植人,不是华而不实的,而是可以结果传种,在旁的心灵中生出许多文章,生生不息,使原来那种子永垂不朽,也使种子的主人享受到凡人所能享受的最高幸福”之最伟大的诠释呢? 在此意义上,本篇既谈修辞术亦谈教育,寄托了柏拉图对其先师的尊崇与怀念。一个好的教育者,即使冒被诬为“蛊惑青年”甚至死亡的风险,也要做一盏灯,肉身因此接近不朽。这是俗世间极致的浪漫。
媒介技术批评的鼻祖
B+/ “如其本然地看出一和多”。
能看出对《会饮篇》和《理想国》的综合延续,但有独立主题“修辞术”,也讲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喜欢前半段聊eros多过后半段,聊修辞还是亚里士多德舒服。只是后记又在那里儒来儒去,有点烦。
说爱情浪漫到死,讲修辞入木三分。前半部分批判智者学派,是柏拉图哲学观的表达;后半部对于修辞学的讨论是传递柏拉图的知识观。论代表一个存在物是其所是,观代表于我所是。哲学论在会饮篇,知识论在泰篇。
神乎其神 交流与爱欲
柏拉图03,随意挑选没想到选到上本《会饮篇》的姊妹篇,前半篇依旧围绕“爱”这个主题:爱情是神圣的迷狂,受神灵凭附;追求美是对“上界”绝对的真善美的渴慕。后半篇以前述三篇文章为引,阐述修辞术应以探寻真理为基础,做到有逻辑。关于最后的问题,千年之后的读者在阅读这些“活思想的死影像”时,难免抱憾无法与古希腊哲学家们来一场面对面的对话,但即使如此,相信也能在一部分心灵中种下种子,惠及千秋万代。
受益匪浅。 哲人的的文章。又有生命,又有灵魂,而文字不过是它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