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文学地图学的封面

文学地图学

郭方云

出版时间

2020-11-01

ISBN

978710016587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文学地图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文学批评方式,在西方方兴未艾,在中国也开始逐渐获得学者的关注。本书以建构文学地图学的基本学术范式为目标,从文学地图学的生成语境、本体构架和语用策略,即发生论、本体论、方法论三个维度阐述学科原理,以较明确的学术自觉性整合欧美学界纷纭歧出的各路见解,试图梳理出作为文学批评新视角的一套理论原则。资料可靠丰富、引证翔实规范,在大量欧美文学地图研究的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富有前沿性与创新性。

郭方云,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学术论文评议专家,美国乔治城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莎士比亚戏剧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英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歌,英美小说。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1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曾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荣获美国莎士比亚协会(Shakespea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学术会议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录
序言Ⅰ
引言i
上编文学地图学的生成语境
第一章文学地图的历史演进2
第一节欧美地图脉络纵览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将文学和地理、地图强行捆绑起来,牵强附会地去解读,夸大地理、地图对文学的作用,恐怕早就违背了创作的本质了吧。
扎实且开阔。
好书,值得阅读。
大师佳作,读完受益无穷,非常详细完整的了解到了有关文学地图学方面的知识。
郭教授的《文学地图学》首次对文学地图学研究实践进行了理论构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进展方向。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和图像转型是大趋势,这本书因此可以说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非常有价值。中国学者在英语文学研究领域也可以做出开创性研究。
通宵一夜很顺畅地读完了,论述精彩、引人入胜,且少有强行重复、凑字数等国内专著常有的毛病,激起了探索地图与文学、历史、文化之勾连的兴趣。
英美文学地图研究的前沿之著,视野宏大,梳理系统,论证严谨,图文并茂,而且预测了文学地图学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及思路,确实是难得的好书。
学术大作,高山仰止!每一门新学科的融合与开辟都需要大量工作和努力,感谢作者“开荒”之举,做这样系统性的介绍,为我们打开文学地图学新世界的大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完慨叹称服,书中详尽的文学地图生成的历史脉络梳理、宏观的寰宇视角、严谨的逻辑求证、微细的文学论点考证和详尽难得的文献综述,完全展露出作者长年累月、苦坐板凳的勤奋努力和连接经纬、纵横捭阖的深刻气度,堪称逻辑鬼才,可谓峰从磨砺的立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