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史讳举例的封面

史讳举例

陈垣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4-04-30

ISBN

9787101036237

评分

★★★★★
书籍介绍

避讳学是研究中国历史所不可缺少的知识,因为在辛亥革命前,遇当代帝王或所尊者之名时,必须回避。但各朝所讳不同,避讳方法也不一致,因此史书上常有因避讳而改易文字的地方,甚至改变姓名、官名、地名、书名、年号等。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在宗教史、元史、历史文献等领域为中国史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书是陈先生在避讳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举了80多例,分析并说明了历代避讳的种类、所用的方法及其利用,以及与避讳有关的问题,言简意赅,学术水平很高,同时亦不失为一本较好的普及性读物。

用户评论
老赵家的避讳最严O(∩_∩)O哈哈哈~ 先看的卷八。又把前七卷的例子打散开来,读了一遍。八万字看了三四天,累趴。完全是用归纳法,分类排比材料,体例精善。其中引钱大昕之说最多,如序中所言,则为之作“有系统之董理”也。卷七《利用》最精彩,以“大雅深而弘”定《中说》伪撰时代在中唐之后,最有意思。材料时为节引,不尽原文。
入门书确实很好看啊。
硬着头皮读完了……合上书,满脑子的“诗云旧国,起名为新”
或许不合我的脾胃,所以觉得不如陈老校长的微言大义的其他著作
和喵的版本一样,可是书哪里去了= =?
基础入门知识教程,看看。
当年中华书局,薄薄一本
体例严而用力深,看似不到一百五十页,实要花半生功夫,放当代学者大概要出一部皇皇巨著,前辈学人之博观约取令人敬佩。末章甚至按朝代顺序又给梳理一遍,也太为读者考虑了。一些好玩的点:避讳最严在宋清两朝,一向被认为严酷的明代反而是宽松的;文彦博本姓敬,祖上连续避石敬瑭和宋翼祖赵敬讳而反复改姓;杜甫父名闲故杜诗无闲字;蔡君谟窃名案。
很小的一些感想:1. 避讳人君和家长本是出于尊重,到清初避胡虏夷狄则成了恐惧。然而人君家长仍被避,久而久之对他们的情绪也有微妙的变化。避讳是否反映了语言对人思维的影响,一开始表示尊重的东西变成表达恐惧的符号,本被尊重之物也沾上恐惧色彩。2. 人类本性和下意识反应的进化果然很慢,古今中外人的本能大差不差。我看避讳胡虏夷狄像中国古代 YOU KNOW WHO,洪武原年则是哈利波特决斗结束之后大家还是叫那谁YOU KNOW WHO。
好玩儿!但是避讳作为断代工具精确度实在是低,所以最后史讳学也没发展起来吧,我想大概读书有字句不通的能联想到有关讳否就可以了。 校勘注就应该出避讳,现在基本都说径改,改没改好就难说…… 比较特殊的几种避讳:避讳改音、避讳改姓、以人臣家讳致改官名、避讳改干支、避物名而改名、双字不偏讳(注:自王莽禁二字为名后,单名成俗者二三百年)、已祧/废不讳、魏晋南北朝父子不避嫌名(这个应该有人犯过错,希望不是我自己😇) 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宋禁人名寓意僭窃例,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卫上达赐名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