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再造文明的尝试的封面

再造文明的尝试

罗志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6-06-01

ISBN

9787101051537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要研究的是胡适。这位二十多岁就暴得大名的人物,从青年起就一生都是新闻媒体注意的对象,也是学术界一个久有争议而很难处理的题目:前些年是贬多于褒,近几年则褒多于贬。而本书要做的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去了解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个1891-1929年间的胡适。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以一个没有什么身世凭借的二十多岁的青年,回国两年间,即“暴得大名”,一举成为士林之首,真是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之事。这个极有意思的事例,几十年来吸引了无数学者。故此,有人曾说,胡适的“暴得大名”,就是因为“中国思想界有一段空白而恰好被他填上了”。而今,这个人物已经远离我们数十年,但是关于他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胡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995)、《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2001年)、《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2003)、《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文化与学术》(200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2003)等。

目录
一、引言
二、语境: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三、受学:率性与作圣的徘徊
四、留学:再造文明的准备
五、关怀: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还是老罗最合胃口·
本書主要介紹胡適的思想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能帶給人不同於其他胡適傳的新認識,使我對胡適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是一本好書,但文字略顯晦澀難懂,值得再讀一遍,相信會有新的收穫
罗老师的“知人论世”
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得很清楚,有材有识。以胡适对宋诗选注的评价透视胡适的性格,作者心之细敏可见一斑。也许历史学者才是唯一合格的传记作者。
率性与作圣的彷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
而近代中国又以“变”著称:变得大,变得快,且变化的发生特别颜繁。用朱自清的话说:“这是一个动乱时代。一切都在摇荡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随时变化之中。胡适很早就认识到近代中国“时势变得太快,生者偶一不上劲,就要落后赶不上了,不久就成了‘背时’的人”所以他一向注意随时调整自己与所处时代社会的位置,不愿给人以落伍的印象
一叶或不可障目,而人却会欺骗自己。一生为期。
集体社会帮助考生科举,使得科举制对各阶层的开放性在经济上成为可能。从具体的社会、组织上中国确无民间社会,但是从功用上中国的民间社会的力量同样强大。 新文化运动陈胡鲁:激进反传统来自传统士人天下为己任的超越意识,以及“取法乎上 欲得其中”的故意激进取向。 “今日所谓有主义的革命,大都是向壁虚造一些革命的对象,然后高喊打倒那个自造的对象”,攻击的孔家店、八股本已是死老虎。 四十年代前一直推崇苏俄。
勾勒出了胡适一生矛盾的内心,他一生都在“作圣”和“率性”中徘徊,与之相伴的还有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矛盾。但通过胡适的心理状况去还原他的一生,有些论断则不免偏颇。
罗志田的作品有鲜明的体系性意识,本书在所谓中学不能为体的大背景下下去写胡适再造文明的尝试,与罗大师其他作品相较很是通顺,十分好读。结合胡适的家教而产生的‘’率性与作圣‘’这一提法也有明确的结构意识。胡适的成长历程中多有与异质接触的情况,每每在不自信的境况下塑造出主体性极强的自我认知,这种看法或许也有思想史家“夫子自道”的意味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