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的封面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唐长孺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1-03-31

ISBN

978710106832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除“绪论”、“综论”外,分三个篇章,分别讨论了魏晋、南北朝、唐代经济、政治、军事及思想学术等问题,提出或解决了魏晋隋唐时期许多前人鲜及的重大问题。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理论性概括,于作者中国古代分期魏晋封建论有详尽的论证。

目录
绪论——汉代社会结构
第一篇 论魏晋时期的变化
第一章 社会经济的变化
第一节 魏晋时期人口的减耗
第二节 客的卑微化与普遍化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7。很敬佩唐长孺先生,视角广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中古史备考
唐长孺先生晚年的总结性著作。主要的观点在于魏晋封建论与南朝化理论,①东汉末年以至魏晋,中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最明显的迹象就是客的卑微化与普遍化;②北方少数族进入中国北方,插入了一段非必然的过程,产生了如均田制、府兵制等制度;③唐代随着这些特殊历史条件的消失而转向南朝,出现南朝化,“最重要的部分,却只是东晋南朝的继承”。而唐先生未及论述纳庸代役、科举制、职官制度确实是比较遗憾的,唐先生应该认为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方面,但其对于中央权力的集中、官僚政治的完善、皇帝专制能力的加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这些功绩制的制度让北朝成为“历史的出口”,唐宋之间的变革得以完成。相比于陈寅恪先生的天马行空,唐长孺先生的论述更为扎实,也更完整、更成体系。
陈寅恪和唐长孺,我选唐长孺。
总算明白魏晋封建论的逻辑了。精彩非凡啊!与陈先生的天马行空才华横溢相比,还是更欣赏唐先生的严谨细腻。
主要结论就是,唐代最主要的变化(尤其发展到中晚唐),包括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商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学术思想方面,主要沿着南朝的道路发展。唯一的缺憾就是结尾魏晋封建论那段套五段论有种削足适履的强行感,但正文的论述非常精彩(至少我能静下心来体会的地方都是如此),不愧是大师作品!
该说的已经说尽了,我们做的不过是做脚注,乃至于脚注的脚注的工作。
什么时候可以不要充满偏见地对待局部明显偏见的话语是对我的考验(念叨
妙极
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