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史讳举例的封面

史讳举例

陈垣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6-05-31

ISBN

9787101118070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避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观念,也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特色。《史讳举例》一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详实的历史资料,为我们揭示了避讳的奥秘,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社会的一角。
作者简介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和教育家。其著述颇丰,包括《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他不仅在历史学领域有卓越贡献,还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推荐理由
《史讳举例》这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历史上的避讳现象,从避讳的方法、种类、影响以及避讳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书中不仅汇集了丰富的历史案例,还提供了对避讳现象的深入分析和见解,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于历史学、文化学、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籍。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学、文化学、文献学等领域有研究的学者
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对古代避讳现象感兴趣的爱好者
希望了解古代社会礼仪和文化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卷一避讳所用之方法
第一避讳改字例
第二避讳空字例
第三避讳缺笔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粗看一遍,「避讳」入门书,以举例为主,未详通释,间有考证(引钱大昕书尤多)。日后当与《经史避名汇考》等书合观。感叹一下:非若援庵之纵览乙部,何能成此书。
歷史學:陳垣《史諱舉例》
避讳作为帝制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升斗小民,无不受此影响。专制政治越发达,尊卑贵贱越明显,登级观念越森严,避讳之风越盛行。权贵尊长的特权,要用文化和政治的手段软硬兼施来维护。这就是避讳的实质。
避讳这件事真的是流弊千年,把古书文字改得乱七八糟错误重出,不过居然可以用来断代和校雠,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看陈先生的解说,大开了眼界
材料大半是因袭钱竹汀《考异》(28年演讲所言),我推测,其他基本是撰写《通鉴胡注表微》时所积累。 是书附征引书目略,细察排名,实分先后;28年演讲,可看作全书浓缩,偷懒可据此阅读全书;《通鉴胡注表微·避讳篇》,算实际运用,又多与前文重复;陈智超的标点说明,说了古籍整理中简体字的一些小问题。
扣一星中华的排版有凑页数之嫌🤨内容太好了,没事儿就常翻!~~
“甚矣古書之難讀也!”
这本市中华书局出版的陈垣先生1928年版。陈先生系统性地归纳了避讳在历史的各种情况,避讳不自觉地为史料烙上了特定时代印记,反而成为了研究史料时鉴伪、断代、勘误的工具。避讳学,已是校勘学的一支,特别推荐给对古籍校勘感兴趣的爱好者。一般读者读起来,可能会索然无味,不必强求。
课堂上老师带着翻过一遍。 是极好的工具书。 不知道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还会有这样的著作产生吗?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