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辽史》探源的封面

《辽史》探源

苗润博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0-06-01

ISBN

9787101144215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希望重新对元修《辽史》的史源问题加以全面检讨,其中的学术旨趣主要有三:其一,系统深入地考证《辽史》各部分的文本来源、生成过程、存在问题及史料价值,力图呈现《辽史》本身的生命历程,尤其注重对元朝史官编纂建构的叙述框架加以离析,开辟出全新的问题空间;其二,将《辽史》放置在整个中国古代正史文本生成、流变的大背景下,凸显其所具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意义,推动正史史源研究走向精耕细作;其三,透过《辽史》这一典型个案,对传统的史源学研究作方法论层面的反思,探索历史学视野下文本批判的可能路径。始于《辽史》,而不止于《辽史》,是书中一以贯之的追求。 苗润博,1989年生于河北张北县,2008—201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2—20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宋辽金史、历史文献学。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緒言
第一章 遼金兩朝的遼史編纂與流傳
第一節 遼朝歷史撰述的衍變過程與自身特點
第二節 金修《遼史》考辨
第三節 元末所據遼金舊史之來歷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正如聂溦萌在对谈中所提及魏晋南北朝文献的特殊性,苗在《辽史》探源中所获心得之“射程”能否如其所自信的放之历代皆准,仍值得质疑。史料批判也好,史源学也罢仅是进入文本的自觉性方法,诚如党宝海所言问题意识仍是第一位。本书的价值个人认为,就在于如何掌握这种处理方法,并在过程中加深问题意识。
答辯當天上午聽的書評直播,搞得意志大為受挫,講論文時拿著手裏的垃圾,啥都不想說,胡扯了幾句就結束了。還是好好給人當裱糊匠吧
回想自己几年的研究生生涯,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史源学的方法,当时扒《明史纪事本末》的《平杨应龙》扒了好久,感觉像在破案,超级刺激。但读到《辽史》探源之后,才发觉史源学竟有如此深邃的内容与复杂的方法。我对辽金元知之甚少,所以并不是把每一篇都仔细看过,一、二、九章对外行人相对友好。结语的方法论意义尤其重要,简要来说,史源学要挖掘文本的制度环境、资料来源、编纂过程、文本面貌、承载信息,并且要先从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开始,再去批判文本背后的创作意图、权力话语、历史图景等方面,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
读前始终不明觉厉,读时连呼苗神牛逼,读后唯有双膝跪地....
书的内容没的说,用力很深。只是这印刷质量实在是无语,字透纸背,好像这个二十四史系列一直如此?中华书局一个百年老店,拿着国家补贴是不是就可以这么任性?里面加粗字体的印刷也很不明显。。。
不必多说,此书所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对辽史本身的讨论,其背后所含对史学文献学的检讨足令人受用长久。 五星是毫无问题,至于为什么四星,是因为对喵师还有更大的期待🤣
很好的内容值得学习
每次读这种书就浑身不舒服,读着读着就想跪下来。 还要致敬古今中外无数先贤:金田一、柯南、福尔摩斯、狄仁杰、妮可罗宾……历史文本需要文化侦探去解析,去拨开其中迷雾,还原“真相”,哪怕所谓“真相”,实无真相,是名“真相”。 14,此“范密”即潘美,潘、范二字,分属滂母、并母,中古音可以通转,而“密”字本为入声,至辽时韵尾已经脱落,正可与“美”字对(音)译。……李纯即李处温。 19,目前来看,辽朝官方历史编纂与私家传记系统似乎处于相对独立与隔绝的状态,……
历史书写可以休矣
Pan~Pan~ 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