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欧美楚辞学论纲的封面

欧美楚辞学论纲

陈亮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0-07-01

ISBN

9787101145540

评分

★★★★★
书籍介绍
《楚辞》向西方世界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意义,不过由于语言和地域的隔阂,中国学术界对这一方面情况的掌握相当有限。本书通过综合使用多种文献检索方法,调查并阅读了欧美学者译介《楚辞》的文献资料300余种,并以此基础展开研究。全书首先将欧美楚辞学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加以阐述,追溯《楚辞》西译的历史,考察不同时期各国楚辞学的发展特点。之后选取6位有代表性的学者进行个案分析,将他们的学术研究横向与中日学者比较,纵向放在《楚辞》研究史中考察,力图展现西方学者在《楚辞》解读方面的独到见解与方法,并评判其得失。 陈亮 男,江苏沭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很好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与靠前汉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出版古籍整理图书《楚辞新集注》,参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在《文学遗产》《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欧美楚辞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欧美楚辞学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第二章 欧洲楚辞学研究综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楚辞》可以说是是公认的一座诗的丰碑,它创造了新的诗体,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大大的扩充了诗歌的表现能力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意义非凡,因此国内外研究楚辞的学者众多。但囿于中外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国外的译者很难还原诗歌原文和其中蕴含的高度凝练的意蕴。本书花费大量篇幅,从西方楚辞学研究的角度向内发省,比较分析欧美楚辞学家各种译文的优劣,从而归纳出了如何更好地针对原文本进行翻译的方法和经验结论,打开了国内研究楚辞文学的格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陈亮老师通过十四个章节给我们详细地讲述了楚辞对于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及楚辞在漫长传播过程中被西方所接纳和研究。美美的楚辞是中华之骄傲,它应该被传播出去,与世界分享,让其成为世界共同的财富。
《楚辞》的存在,绝对不可忽视。像大地上绽放的质朴的花,颜色素净却馥郁芬芳。像河流里慢慢积淀的钻石,平平静静却熠熠生辉。 随着文化的交汇与传播,西方文学家也沉迷于东方古典的魅力中,他们对《楚辞》有了更为多元的见解。随着研究的深入,独具一格的视角也越来越可贵。陈亮老师选择研究欧美楚辞学,是另一种眼界,是另一种挑战。国内很少有学者去钻研外国文学家对于楚辞的研究,陈亮老师以《楚辞》为一个点,辐射出去,看到西方楚辞研究的多维角度,又慢慢收缩归拢回来,再为《楚辞》添光彩。 老师为研究与著书花了很多精力,研读了欧美学者议介《楚辞》的百余种资料,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史分为三阶段论述,又选择特例阐述,做到了点面结合。不失为一册带有世界性眼光的楚辞研究书目!
从法兰西学院正式设立汉学讲座算起,欧美汉学研究至今也已经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在数百年的漫长历程中,欧美汉学形成了一套自成系统的研究方法。 20世纪以后,西方汉学阵容逐步壮大,除经典的《离骚》、《天问》,诸多“楚辞”篇目也被选取和译辑;更多的译者目的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翻译,而是在翻译的基础之上进行比较深入的“楚辞”语言和文化研究。 针对以上对他国看法研究较少的状况,本书从欧美文献入手,通过西方视角来解读本国楚辞内容,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兴的、特别的楚辞世界,值得一读。
我们平时学习研究《楚辞》,都是从其文本本身而言,学习其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但我们会忽略了《楚辞》作为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的研究价值——《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陈亮老师运用了举例、对比等方法展现并评价了几位西方学者在《楚辞》解读方面的独到见解与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不同视角的《楚辞》研究,这是一次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陈亮先生的《欧美楚辞学论纲》为研究楚辞学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符合当下文学研究日新月异的要求,让人耳目一新
楚辞是中国人的经典,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学财富。历来西方对楚辞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自身认识的不足,我国学者对西方楚辞研究的状况了解不多。这是遗憾的事。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并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发表了颇有识见和意义的著作。陈亮老师的这本《欧美楚辞学纲要》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对欧美楚辞学研究作了用心的梳理,给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也让我这样的楚辞业余爱好者深感兴奋,收获良多。衷心向大家推荐此书。
我之前以为楚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多数为中国进行研究比较,对于其在国外的流传和学术研究甚至未曾听闻,但是陈亮老师将欧美汉学家对于楚辞的研究详尽地阐述出来,运用的比较文学的方法使得本书观点明确而详尽,大致阅读下来就已经获得了不少收获,会再进行仔细的阅读。
从这本书中能看出作者的深厚功底和专业性,并且角度独到新颖,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楚辞的理解,非常值得一读。
本书条理清晰,面面俱到,有很丰富的治学理论方法和实际例证,值得再三捧读,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