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封面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吴承学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2-11-01

ISBN

978710115949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回归传统,还原语境,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

——————

中国古代文体学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体裁、体制、风格、语言特征、章法结构等现象的综合性学科,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古人、今人,作文行事都讲究“得体”,可以说文体学是渗入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门学问,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近代以来逐渐式微的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回归,也昭示着古代文学领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话语体系的回归。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力主回到中国文体学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史料学、文体分类学、研究方法、文学风格学,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观念、理论及论著等方面出发,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征引翔实,论证周密,结构精严,解决了诸多难点及关键性问题。研究方法上,提出在继承古典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建立具有现代意义与学术高度的中国文体学,并在本书中躬践行之。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本书荣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初版于2011年,此次增订再版,增删改并超三分之一,体现了作者更新更深的思考。

吴承学,1956年生,广东潮州人。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学士、中国古代文学史硕士学位,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早期文体观念的发生》《近古文章与文体学研究》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 论
☆上 编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纲
一、辨体:学科的基点
二、何谓文体:学科的起点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研究論文合集,不宜目為文體學教材。如果說,四分法(詩歌、散文、戲曲、小說)不能實用,首要的問題,是重作文體分類(散文、韻文、故事、小品、論辯),然而未見此基本問題的澄清。
体大虑周。
经典作品。
附录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百年之路
一月细读一过。博而不深,于字书与文体学,礼乐制度与文体学等文章较具开拓性,且较好的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但研究思路较为陈旧,虽有意识的试图引进部分西方理论,但相关理论视野仍较陈旧,多是西方数百年前之理路(实已部分化作常识进入我们的研究中,只是我们习焉不察)这种探索虽有探索之形式,但无开拓之实效。部分研究虽极力声明要“还原原始语境”,“客观史实”,但实际亦多有臆断,且对于传统文史研究对于这种“客观性之执着”亦不免堕入七十年代海登·怀特所说“史学的科学化只是人们目前的一种偏好,因为科学史学更能取悦人或更符合道德的标准,而他是否在认识论上更为高明则未可知。”因此,以此书作为文体学之入门则可,以之奉为文体学之圭臬则大可不必。诚宜如作者所说,应追求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写的太好了!!对文体学的定义是从中国经典文论角度出发而并非是依照西方的纯文学观念。这才是中国文学批评,文论要走的方向。
广博
感觉文体学比起文学还是更偏向文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