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犍陀罗美术寻踪的封面

犍陀罗美术寻踪

宫治昭

出版时间

1970-01-01

ISBN

9787102034300

评分

★★★★★
书籍介绍

《犍陀罗美术寻踪》通过精炼的选材、缜密的阐述、科学的分析,从纷繁的印度、犍陀罗美术作品中理清出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阐明了佛教美术、佛像、大乘佛教美术起源和发展序列。同时,不单纯是作品的记述,而是试图从某个视角来考察;笔者所说的某个视角亦即“起源”“起始”,换言之,笔者试图从“起源”这一视解来进行研究。

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专攻印度、中亚美术史、佛教美术史。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亚、印度和欧洲的狭缝之间
佛教美术的故乡
从窣堵波到佛教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才是艺术史,草原艺术什么时候能出这样一本啊
从涅磐象征物向造像转变是佛教艺术发展一大关节,这一变化源自犍陀罗亦或秣菟罗目前虽不可考,但对整个佛教信仰的态度却有着微妙而深远的影响;地处印度西北偏辟之域的犍陀罗,因其次文化地位受到多方面文明的冲撞与侵略终于融成一炉,希腊、罗马艺术的醇香飘远而至,注重表现内在精神的佛陀从岩石中走来;神佛菩萨的形象伴着信仰延伸,一路吸收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尊贵容貌来到这里,反身又丰富了佛教谱系的建构;然而这里的文明终于衰落,艺术的中心转向巴米扬,随后又通过丝绸之路迈向遥远的东方……
推断严谨,论证缜密,还需要结合各方面再去深入理解。
宫治昭还挺好读进去的,为什么读李静杰的就那么难?
这是看同类型书籍,投入度最高的一次。也许真的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位了。然而翻译……尤其前半部分……令人着急啊。真的是一个人翻译的吗?关键……真的是署名的译者翻译的吗?
应当三年前读完的,一直拖到现在,十分惭愧。对神变的考察非常敏锐(在另外的研究中,作者由此切入法界像,得以彻底为西域法界像的释迦尊格正名),后来的Angela Howard等学者、我的老师和我都是在这条延长线上展开工作,可以说是一切的开始与绕不开的高峰。以及这本出版时间有些早了,应结合着Juhyung Rhi和Minku Kim的研究一块看。
另一本专著中犍陀罗部分的扩充,学术性高,图片少
杂乱。
刚开始读觉得不算太有趣,后面慢慢读出些滋味。因为确凿的时间方面的证据太少,关于时间的脉络难以细致描述,不过大致的演变概貌还是清晰的。佛陀崇拜从象征表现到雕像,从单一佛教元素到融入异教、世俗元素…至于佛像的源起,有犍陀罗起源说,有秣菟罗起源说,是单一起源还是多点起源,则无定论,但各种美术因素的交织影响则是确凿无疑的。不过此书的配图非常不好,两种风格对比的图片,距离相差上百页,对读者既不友好。很多文中画笔墨重点描述的塑像却没有配图,除非手头备有一本完备的犍陀罗雕像的图录,否则单靠文字描述难以理解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细节差异。
在单位图书馆发现这本难找的书,喜出望外,立刻借走读完。从最早发现佛像的迦腻色迦时期,到公元6世纪走向衰落,犍陀罗是中亚、日本、中国等地佛教美术的故乡,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美术奇观。本书旁征博引,总述了犍陀罗美术的起源、发展、兴盛和衰落,重点研究了佛传图像和“大光明神变”等图像母题。本书叙述简洁明白,故而也可作为熟悉佛教文化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