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何处是“江南”?的封面

何处是“江南”?

杨念群

出版时间

2010-06-30

ISBN

9787108034717

评分

★★★★★
书籍介绍

“江南”在哪里?不同时期指不同的地域。而在明末清初鼎革之际,“江南”有着特殊的涵义,地理上是指相邻的经济上最富庶的地区,即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之地,而文化意义上,在文人心目中更像是一幅色泽不变的心灵地图,是汉文化的核心区域。南明小王朝就在这个地域与大清对峙。满清入主中国,并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个核心文化区域的成功改造和治理。本书探研了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和内容,考察了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全的过程中,如何从“道统”的拥有者,最终成为“大一统”的协从者。

目录
导论 “汉化模式”得失谈与“江南”的复杂涵义
第一章 “残山剩水”之喻与清初士人的“出处”选择
第二章 礼制秩序的重建与“士”“君”关系的重整
第三章 “涉世利生”之下的士风转型
第四章 “文质之辨”: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上)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史料堆砌得有些杂乱了,有时候感觉都湮没了本来并不复杂的观点
算是好的材料,相较于前人而言好的解读,有影响力的意图,鲜明的论点。可是,虽然有很多很好的subpoint,但是主要论点上看到的是偏颇的逻辑,没有结构意识的材料论证,不完整的画面,对思想缺乏哲学层面上的理解,以及错误的结论。有点可惜。值得写一个书评,更想知道余先生等人如何想。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立意于历史的批判,展开自批判的历史,惜乎在个别问题(如“残山剩水”)上失之粗略,行文也稍嫌夹缠。
翻了一下开头和结尾。豆瓣底下的几篇书评很垃圾,请无视之。
此书在连接思想史和感觉史方面的突破,众多书评一个谈的都没有。算不上把握杨的思想脉络。
2021.6.13 读毕
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路在书里写得非常明确,虽个别地方有反复论证的赘余之瑕,还有几个地方没有太懂(放过去了)。 由于本书是看明清鼎革选的第一本,对其真正价值无法评估。 读的过程里最大的感慨就是语言太好了!!
《何处是“江南”》——作者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皇帝和士人如何在“道统”之下相约瓦全。看来作者既不懂士人,也不懂皇帝,他只追求如何从之于势,如何乘之于时,如何服务政治这一理想境界。
经典。
正如作者在后记引用黄侃所说“研究的价值不在发现而在发明”,该著建立在对传统观点的怀疑反思和材料的全新阐释上,重构清朝前中期“士”阶层与皇家权力的博弈关系。解构了“士”疏离和对抗政治力量的能力,考察皇权代表的“治统”最终演变为“治道合一”,并完全剥夺了“士”所代表的“道统”对政治的干预和教化作用。以“质”代“文”的取向在士人反思明亡教训与清初帝王寻求统治合法性中达成了一致,从康熙到乾隆,士人所代表的“道统”被不断削弱,帝王收“道统”与“治统”为一身,乾隆对考据学的刻意设计以服务其文化工程的启动与推进、“帝王经学”占据了儒家经典的解释权以及对理学的贬抑,私史的“华夷之辨”被禁止,“正统论”从空间、时间和种族上获得了全面的确立。章学诚的经世观念,可以看作乾嘉士林阶层对皇权“大一统”全面服膺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