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人生史与人类学的封面

人生史与人类学

王铭铭

出版时间

2010-11-01

ISBN

9787108035547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推崇“人生史”这个概念。“人生史”指的是一种不怎么像社会科学的方法,它不同于“量化研究,虽则相比更接近“质性研究”,却与之差异也大。这个意义上的“人生史,与古代中国的“人物志”是有相通之处的。

对整体的人生的关注,不同于现代社会对于个体的关注。现代社会之所以“照顾’个体,是因为要文明地在关怀个体中消灭个体,促成结构对个人的“全权监控”。在这个社会学的视野中,“人生史”若有意义,便是在于它对于“生命政治”的揭露。“人生史”研究者关注个体,不以认识“全权监控。为最高宗旨,不轻言“生命政治”,而是以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意义”为目的。

目录
致谢
绪论
从“当地知识”到“世界思想”——对民族志知识的反思
线条与结构,人物与境界——文明、历史形态与人生史
士、文章与大一统——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人生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1-08-09 12:06:21 @2020-08-08 16:49:34
好多引号啊,有种“现象学与人类学”或者“人类学的本质直观”的感觉。。。
挺有意思的想法。俺不懂人类学、社会学,不过看到最后,感觉作者的野心已经不是人类学社会学所能笼罩的了,而且作者本身也没有能够掌握得住。对相关专业人士可能会有启发性吧?
功力不夠……讀來甚是費勁~來個人拯救我啊~
感动得要命。读其它国人的人类学书,我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只有王铭铭,仰止弥高。本书略晦涩
如果在以前我或许会觉得很扯,但是现在急需找理论资源的时候,又觉得确实提供了灵感…但同时又很忐忑,他这个东西靠不靠谱啊? 😢
导论、第3篇重读,帮助很大。人生史是一种方法,可以介入到“文明人类学”的研究中去。因为人的行动、生活与思想总是不断跨出社会的。将“人物”拎出来,要衔接中国古代人物志传统之外,更是暗含了一种制造“新科学”的野心,这一“新科学”批评以“社会”为概念制造的整个社会科学体系,希望回到“人物”这一小于社会但又超越社会的概念(其实与“文明”概念相通),实现另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可能。
对人类学方法的反思是有价值的,其中涉及到哲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自然无需用过于苛刻的眼光来审判,但这些东西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为人类学所借鉴,个人感觉作者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具体案例(最后一篇)上都显得有些隔靴搔痒。所谓人生史、生命论的历史观,不由得让我想到吕西安·费弗尔对汤因比的嘲讽:“陛下,历史就是人的出生、相爱和死亡。”
那么,这和思想史的区别在哪里呢?
看似是方法论的集子,实质是对“人”是什么的看法,一种“人观”(person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