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社会分工论的封面

社会分工论

[法] 埃米尔·涂尔干

出版时间

2013-01-31

ISBN

9787108043979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为与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的齐头比肩者,埃米尔•涂尔干同样被誉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特殊的理论地位和思想影响是不言而喻和不容置疑的。本书发表于1893年,它不仅仅是一篇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更是他最初确立其思想理论的开山之作,其重要性是无需赘述的。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本书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导言
第一卷 劳动分工的功能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6/8/6
拿到手半年,读完只用了两周。毋庸置疑,涂师的初作尽管处处假设都在缀言佐证或推翻显得有点儿繁碎,但思路是很清晰的,切入的角度和分层的概念也是如此明晰—从压制法和补偿法的性质和各自在历史形成中所对应的的条件、作用进行切入来介绍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通过对后者的递增效果的现象和影响进行对偏见的推翻和对英国那位主张的反驳,尤其是对文明动力与分工的关系问题上,讨论快乐对文明推动地位上,快乐与幸福的极其细微的区别,直至最后对自由在分工中所处的境地的深刻分析。由相似性个体组成的初级社会所对应的机械分工下,某种在文明进程中晦于分工变迁的道德失范正影响着19世纪末的欧陆文明,涂师最后寄希望于建立一种新道德来解救此境地(显然是序言里的职业团体),当然最大的收获仍是有机团结里让人震撼的定论。
涂尔干真是目前我见到的最让人惊讶的学者,没有之一。
本质而言,罗马还是一个农业和尚武的社会。当时,工业还只处于萌芽时期,尚无法对城邦的政治结构产生多少影响。甚至在罗马历史最为兴盛的时期,贸易还算是一种被道德排斥在外的腐化现象,还不被允许在国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涂尔干真是个大牛。他的逻辑的严谨,行文的反复论证。很多话看了一遍有一次,梳理一遍做个思维导图才能可能真正理解他的意思。不亏是社会学的奠基人啊。现在我正准备选题的时候还想再读一遍分工论和宗教生活的形式哎。
这居然是他的论文。。。
涂尔干和布迪厄,是我社会学启蒙的两大导师,也是我与一个已经陌生了的人的羁绊纠葛。
从道德的产生开始说到法律 社会团结,分工的力量就像原力无处不在
作者的一些思想如今已经普及,这本书并没有让人眼界大开
在低级社会里, 个人意识是完全被集体意识覆盖的, 个人意识完全不能算是自我, 而只是彻头彻尾的利他主义...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