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自然社会的封面

自然社会

李猛

出版时间

2015-02-28

ISBN

9787108052612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研究的中心议题自然法问题。作者将之作为西方现代思想的原点,聚焦于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以此来论述西方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现代自然法学派,对于理解塑造现代世界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学说和道德思想具有关键意义,这一点早已为学界所知。无论是政府必须基于社会成员的同意和授权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还是经济生活中的财产与所有权的学说,大到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概念,小到自主的道德个体形象,以及个人的自然权利和自由平等的概念,所有这些现代人在公共生活和私人领域中经常遭遇的观念和制度,其根源都是现代自然法学派的著作。然而,对现代自然法学派的广泛研究,却很少深入触及到这些常见理论背后隐含的现代政治道德思想对人性的真正理解。本书基于晚近国际学界对有关问题的最新文献,通过系统考察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格老秀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克)的主要著作,深入分析现代自然法学派讨论的基本主题,最终希望能够展现现代自然法学派构建的现代人性论的核心主张。

目录
导论鲁滨逊的世界
上篇 自然状态
第一章 从政治到社会
1 “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论自然政治性
2 霍布斯对自然政治性学说的批判:社会性与政治性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比较认真地读完猛大这本书啦!正如一种似乎还比较普遍的观点所认为的,李猛的问题意识和写作脉络很难理清。所以读下来也基本上是被娓娓道来的论证带着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想史的总结和提炼中时而浮现出李猛自己的感慨,往往非常动人。霍布斯的确极为深刻,极具创造性。
这本书读了四年,对政治哲学的学习也算是过了第一轮。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法权到政治社会再到自然状态的发展与轮回不止是其中论述的那些哲人们的理智设计,还是李猛自身所抽出的一条西方政治哲学脉络,这条脉络可以被称之为“自然社会”,也许这并不是像施特劳斯所断定的唯一的一条,但无疑是李猛将蕴含在细节中的魔鬼以一剑之力拨开云雾的重点所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猛讲的不是施特劳斯主义,而是怎样在不逃避施特劳斯视域的前提下超越施派及其对立面,这正类似于吴飞、吴增定等人所走的那各自不同的道路。我们可以参考海德格尔在《尼采》中所说的话,尼采是倒金字塔形的柏拉图主义。那么李猛这条哲学道路呢,是长城形的、卢浮宫形的还是伽达默尔形的李猛主义呢?无论如何,我想说明的是,李猛这本书并不好读,但却比想象的还要深刻,旁征博引不过纱帐
最惊叹的是第一节里对《论动物运动》抄本的讨论和中篇大量的法学讨论,李老师学识实在渊博。鲁滨逊的故事大概是李老师的最核心的关切吧,然而既让人困惑又让人焦虑的是,作为较李老师年轻的“同时代人”,对“现代性”的批评已经很难成为吸引自己的侧面。仅仅二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和身边的朋友又关心起反抗权、公民参与、现代科学等等最“现代性”(而非对其反动)的议题呢?
岁月层累,今日无话可说,期待未来。
每一章节都熟悉又陌生,在这些逐渐远去的名词里,读到了自己的大半个少年时代 πωπ
闲书馆有全网唯一在售正版书!
一切自然物中,只有人是自我,能够与世界保持一段距离,并且依靠内心神灵的断片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除了理智,人还有意志力,世界在他看来不仅是有本来面目,而且还有应该如此。正如分析认识必须区分凌驾于感觉流之上的立足点一样,分析意志也必须设定高于情感、欲望和需求的意识要素,借以将这些冲动转化为动机。需要是自然的,人和其他动物都有。但是严格的说,只有当需要作为意识的对象,它才成为需求,即观念的目的。没有脱离理智的需求。认识需要包含着将它与其他需要加以比较,预先确定它是否能够得到满足。选择需求由意志来决定,也就是说,由个体的性格来决定。经验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最强烈的希求决定。希求只是选择的条件,选择由自我决定,人的自我只是部分地包含在自然中。
2022/1/1 “生活,总的来说,就是,或者应该就是,一种普遍的孤独行为” 为应试而读和今天读来的感觉又完全不同,略去一切背诵和抄写,我重又意识到,我所始终体验和永恒追逐的正是一种去世界化的历险,即便我无比痛恨现代社会的分隔和鄙俗,最终我在现代社会为个体搭建的外部框架之中体验这种历险,在我所厌恶的私域中享有这种孤独。 虽然我仍然不是自然法的信徒,但也终于不是半年前那个把自然法视为非历史假设和非理性虚构的傻逼了,现在我可以说,我懂了一点皮毛,想了一点皮毛,并且还得继续想下去,直到认为今天的自己是傻逼的那一天,再重新开始
要是每一本(政治)哲学或者思想史的书都像猛大这本这样文质兼美、引人入胜、可读性强就好了。
@2020-05-07 2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