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的封面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

姚念慈

出版时间

2015-08-01

ISBN

9787108052681

评分

★★★★★
书籍介绍

全书由五篇文章构成,提出清代康熙朝的政治核心问题,即为大清王朝争正统。从三藩平叛、兴废太子、道学观念、满汉关系、出兵准部等具体层面入手,系统批判玄烨提出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作者批判的重点是所谓 “千古一帝”的康熙帝玄烨。作者不惜笔墨,爬梳满汉文字史料,揭示所谓“盛世”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有清一代,大一统远迈汉唐元明,而正统之争,反较历代为烈。康、雍、乾三朝帝王,皆不惜天子之尊,口诛笔伐,连篇累牍,蔚为奇观。其中,玄烨于康熙五十六年首倡“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则直欲居历代正统之最,承前启后,实为有清一代最为重要之政治纲领。玄烨在位六十二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统治最为长久的一朝。这成为他及其后嗣得以宣扬其圣明和“康熙盛世”的资本,也是一种“既成事实”。这其中固然存在各种社会因素,但也不能否认,玄烨继位以来施行的各项政策,毕竟摆脱了清初统治者赤裸裸的民族征服的遗轨。然而,一代君主在位的时间,甚至一个王朝延续的久暂,都不应是治史者予以黜骘的标准。玄烨最为关切的问题,是如何维持祖宗家业不堕。他政治活动的全部内涵,归结到极致,即保持满洲贵族在政治上的绝对支配地位。与其他王朝不同的,清朝是以满族这一人数较少的统治民族高居于社会的顶层;而且在从武力征服到“文治”的转化过程中,满族统治者为了维系满族独尊的地位不致衰颓,又始终拒绝本民族与被统治的先进民族融合;不仅如此,满洲统治者更不惜一切手段,欲令被统治民族承认其政权具有最高的合理性,承认被统治民族的利益也同时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康熙一朝的专制特质,至今仍未受到充分注意。由玄烨首倡,胤禛、弘历所弘扬的所谓大清得天下最正,以及对历代正统的横加干预,这些影响巨大而久远的问题之所以未曾得到认真清理,恐怕也与对康熙一朝政治的基本估计有关。

本书是一部扎实的史学研究著作,视角独特,结论深刻,积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是清前期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目录
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心理阴影
——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
一、魏象枢密奏请杀索额图考辨
(一)有关魏象枢的上谕及其流传
(二)魏象枢阻挠发兵纯为诬辞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着实一般,姚念慈先生似乎是先有了康熙是“心机boy”的结论,然后选取部分证明这一观点的史料来叙述。但是有两个问题,姚所说康熙帝的问题在其他皇帝身上体现得可能更明显,另外许多他忽视不谈的内容又是政治史的关键。总之说服力不强,有些主观片面。
罗列《实录》分析时间、地点,能靠这个解决的研究就会做得很好,例如本书中准噶尔之役的文章。稍需《实录》以外的史料对比,或需要全面史料学理解,或需要体察历史人物心态的研究就不行了,所批判的东西未必重要,展开问题的方式非常蜻蜓点水,对人的心态的体察比较奇怪,导致批判非常廉价:魏象枢一文分析站不住脚,《面谕》第一文假装医生草草利用修饰过的文本和几本书上的定义就把人定性成某某精神病,《面谕》第二文寻章摘句证明康熙帝粉饰过历史(说得好像前人有谁觉得他没粉饰过似的)。《实录》里没写,不代表没有;康熙帝脑子里未必只有满汉斗争。作者所谓“心理史学”,要么是假装精神科医生,要么是把别人心理当中一些低回隐私之处(未必有确切史料)无限放大后穷加攻讦,克里斯玛人格研究本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哪有帝王经得起这样扒皮。
“我把这本书奉献给远在天国的米尔”。当我得知“米尔”是姚先生的一只猫以后,我觉得,这本书似乎是两位刚愎多疑的老人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不过得承认,如此利用常见史料解读康熙者,数十年来无出其右。
姚念慈这部著作是由五篇论文组成,除了前面的导言外,五篇论文分别集中在三个议题,第一个是康熙与汉臣的关系,第二个是康熙在《面谕》中透露出来的心态,第三个是准噶尔之争。在前三章中,姚念慈通过分析魏象枢事件和《面谕》中满汉关系,突出康熙作为满族统治者,对于汉族知识分子的压制与敌视。又在随后的两章中,将征伐准噶尔作为古今完人,千古一帝的功绩,不过因为西藏的失败,反而映衬出康熙可悲的失败。姚念慈在文章中牢牢把握住康熙试图塑造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从对内文治和对外武功两方面对康熙进行了剖析,这种运用史料的功夫,真是令人叹服。但是,看完全书,总觉得姚念慈在撰文之前,对于康熙大体有了定评,故行文之际,不免显得深文周纳,特别是心态史,如此不免为人所非议。至于序言中对于体制的批评,反而不过是小事。
对康熙有很多心理学(心态史层面)的分析,很喜欢
1.其实没读完,读一半有点无聊没读下去了 2.不过也看得出来,越是喊得位之正其实内心越心虚哈哈
像是心理分析小说。与前人对话的感觉很重(包括新清史),判断偶有过当处,但不影响整体立论。看评论才知道序中所言“我把这本书奉献给远在天国的米尔”,米尔原来是作者的猫,有些感动。
本书和乌云毕力格教授的力作《五色四藩•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满文档案及其流传》及李秀莲《康熙朝甘肃绿营进取汉中、兴安问题研究》都对清朝的圣君神话进行抽丝剥茧般祛魅,而不是因循清代史官笔下的圣君符号惯性,还原康熙治下“积贮谷石虽俱报称数千百万,实在存仓者无几”,“农空、工空、市空、仕空”的四空盛世,可以说在学术界是极其罕见和难得。
虽然说作者不善于表达,读起来比较艰难枯燥。但作者一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康熙甚至清朝的印象,比如永不加赋,实际上正税已经高于明朝税收与加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