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超社会体系的封面

超社会体系

王铭铭

出版时间

2015-10-01

ISBN

9787108053497

评分

★★★★★
书籍介绍

所谓“超社会体系”,对应的是我们现在以“民族国家”和“世界”为两极的固化时空观和世界观,它介于社会共同体与世界之间,是一种被冠以“文明”称号的地区性体系和人文空间,这一空间凌驾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之上,但也以社会性为内涵,共同具有历史地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知识、制度与风俗习惯。

作者探讨了文明体系内在的文化复合性和文明的“杂糅现象”,并试着将之与清末民初以来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联系起来,将文明社会的人类学与比较文明研究相结合,围绕中国的历史经验,展望欧亚大陆文明动态,重新思考“夷夏之辨”,重新比较罗马王权神话与“夷夏”差序格局。

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家。1985至1987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1992年6月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1987年10月-1992年6月教委分派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生,1992年6月-1994年10月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聘任博士后,1993至1994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聘任博士后,1995年7月-1995年10月访问学者(台湾)。

目录
前言
致谢
上篇
一 作为超社会体系的文明
二 文明,及有关于此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与社会学观点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5分。糾幾篇文章堆一起就可以出本書的習慣是誰帶的。。。
区分梳理了国家、社会、文明这几个概念。王铭铭作为目前国内理论功夫最扎实,最具哲学高度的人类学者,确实比同代人强太多。书本身挺好,但没看到我当下感兴趣的内容。
文笔一贯的装神弄鬼。
如安德森指出的,古代文明社会借助三个“古老的、根本的文化概念”维持着某种“非民族”或“超民族”的共同意识,其中包括:(1)书写文化与宗教—经典神秘主义;(2)等级主义世界观及其中心边缘秩序体;(3)宿命主义的历史时间观。从一个角度看,可以认为,在古代中国,这三个“古老的、根本的文化概念”具体表现为汉字中心主义的文化观,五服式内外上下区分的帝国宇宙论,及物我不分、古今贯通的时空观念形态。
“超社会体系”是先于“社会”的与这个词之间,张力未免太大。不过思考总是有闪光处&看到很多小头儿子开心地不提出处而大用这里的“海外民族志”,山水画的观念,梁启超的作用等等,真是很想笑啊
以西方的文论堆砌来解说中国的典型。有闪光点,但是论述过于拉拉杂杂。可以提供一个有益的角度,但肯定成不了经典。
重读。一刷没读懂,二刷堪堪把握。“文明”和“关系”的人类学。文化体(社会)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建立自身的,其要害之处不在于自我和他者两端,而在于维系二者的关系本身。关系先于文化,发生文化,也模糊文化体的边界与本质。文化体无法自成体系,也缺乏一种内生的本质性特征,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性本质是超社会的,文化性本质是超文化的。这之上的超社会体系就是各文化体及其关系的总合。其实这个说法实质就是我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边界模糊,通为一体。 建议先读王东杰老师的《国中的“异乡”》,里边对“地方性”和“通”的分析与王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整本书给人的印象就像从中文译成英文,再翻译回来。不会好好说话。
在于:应该如何为纠结在有关于跨学科负载纠葛的泛泛而论的复杂性之中概括出具体的特征,走到中层之下,能探寻到本土民族研究和人类学中有所欠缺的“我者”与“他者”间的伴生,克服真排斥,假包容的本土学派壁垒,王铭铭老师似乎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例证。
人类学/社会学中对文明话题的遗忘,以文化取代之的发展潮流。
作者想要说明文明人类学是关系主义的人类学,这种关系是内外,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文明超越民族,国家,社会,是开放包容的,但也是有限的。传播论,莫斯对作者的叙述多有影响。但本文容易让人觉得是学术术语的堆积,如果对许多学术术语进行意思和来源的注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