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歌德与席勒的封面

歌德与席勒

[德]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出版时间

2016-12-31

ISBN

9787108056375

评分

★★★★★
书籍介绍

这是一本关于文学和友谊的书。两个天性禀赋本不相同的人——歌德偏于直觉和情感,席

勒则具有明晰的理智和坚韧的意志;一个注重自然,另一个注重自由——却结下一场深厚的友谊。著名作家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以歌德和席勒的大量日记、通信、文章和相关作品为基础,按照时间顺序,为读者展现了这段动人友谊的始末。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歌德与席勒诸多作品的创作细节,也会看到赫尔德、费希特、洪堡、荷尔德林等人物陆续登场——那真是一个德国人文精神的黄金时代。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1945 年生,哲学家、作家,著述甚丰,多次获奖,其著作已被翻译成十九种语言。他为许多名人立传,推出了叔本华、霍夫曼、尼采、海德格尔和席勒等人的传记,还撰写了许多关于人生根本问题的书籍,尤其是他于2007年发表的《论浪漫派》颇受业界好评。现今他生活在巴登威勒和柏林,为德国语言和文学学院院士。

用户评论
1807:翻译的很好,读起来很轻松的故事。——歌德是所谓情感人,认识与表现事物总是从特殊到一般,而席勒正好相反,他是所谓概念人,是从统一性出发的思索推论型,歌德则是从纷繁的具体事务出发的直觉型。 ——面对卓越,没有自由,只有爱。
传记写作旁征博引的就是为了证明。传记的作用在于还原中创造。翻阅就是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不由得要说,歌德和席勒的魏玛时期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这么多伟大的灵魂,长时间在一间小室里相互碰撞,其火花让人赞叹,展露出来的崇高理想,也确实让人神往。 译者可以说是非常尽心尽责了,校正的原作几个失误处,都显示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和把握,敬佩。 为这不堪重负的世界对抗以艺术,依然是重要的事。为了不让那毫无意义的嘈杂占满空间,我们或许都应该,更加挑剔。
歌德那句话实在太打动我了……“我原本以为,失去的是我自己,但现在我失去的是一位朋友,在他那里有我半辈子人生。”这是对他者的无上信任和爱……
没等到升华几句就结束了
读着读着才发现,席勒传也是同一位作者。歌德和席勒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却在创作上互相促进,多么神奇的友谊。
高三躲在最后一排偷看的/我短暂的自由,后来作为礼物送给了最好的朋友,现在她在学着自己爱的天文,而我止不住彷徨。
1、無意識之物和深思熟慮相結合,造就了詩意藝術家。2、天才對他自己來說始終是個最大的謎。3、沒有一個人能深入瞭解自己或者別人,他只為自己織個網,從網的中央向外產生影響。5、席勒:我超越了自我,這正是我們的交往結出的果實;因為只有與一個客觀上和我的天性十分對應的人的連續交往,只有我對此人做的熱烈追求以及要求觀察和想象此人的那種綜合努力,才能使我有力量擺脫我的主觀局限性。歌德:我們兩個人的天性的有利碰撞已經給我們帶來了某些好處,我希望這種關係將永遠這樣起作用。如果說我給您充當了某些客體的代表的話,那麼您則把我從一絲不苟地觀察表面事物、觀察這些事物的相互關係引回自己身上來了,您教我用更加公正的眼光去觀察人的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您使我獲得了第二次青春,使我又變成詩人,而在這以前我幾乎已經不是詩人了。
读完莫洛亚的普鲁斯特传后,为不肯读作品找了绝佳借口,突发奇想决定对比一下萨弗兰斯基和莫洛亚的传记。当然也没对比出什么来……这本是真的好看,活色生香的历史。
镜与月。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