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家与孝的封面

家与孝

张祥龙

出版时间

2016-12-31

ISBN

9787108056733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作者近年有关“家与孝”的著述中,与西方哲学和文化有关,又有中西比较之趣的文章的结集。作者对西方晚近海德格尔等关于家的思想做了系统阐述,通过中西比较,揭示出中国传统哲理的最为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家道,更在于其对“家”的理解是一种直接可经验的亲子一体的方式。作者认为,对孝现象和孝意识的体会,是理解家和人类独特性的一个关键,也是认识儒家及其未来的一个要害。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从居间视野来看“亲亲”和“家”
“亚伯拉罕以子献祭”中的“亲亲”位置
----从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起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关于“家与孝”这一研究主题的文集,其中既有非常严谨的论文,也有相对轻松的随笔和散记,也正基于此,各篇文章的形式、视角和具体内容之间相对散乱,缺乏一以贯之的线索贯穿,阅读起来显得跳跃性比较大。许多文章采取中西比较分析的方式展开,但是将西方现象学的理论,套用在中国传统语境下的“家与孝”等主题上探讨,总让人感觉生硬和难以接受。在语言表达的平实性和流畅性上,本书也可谓是差强人意。
硬着头皮看了一半,放弃。几乎要呕吐,用海德格尔来包装也掩盖不了跟女德讲师一样的气质。对文献的使用,无论是传统典籍还是新文化运动的材料,基本都是断章取义。
儒家和现代西学最能相互格义的大概就是“时间性”吧?
大量引入人类学,并关联内时间意识(所谓历时记忆——代际性),虽然不乏趣味,却使得这本小书十分驳杂。并且就本书的理论旨趣而言,人类学的资源似乎只帮助它辩护了自己目的很少的一部分:儒家的体系对其而言还是太“厚”了。
第二篇比较海德格尔与儒家的“家”,极为精彩。
以本书标准,苯人大概是一个反社会害人害己的失败者(乐)——其实我倒不反感这么说,但要说得有理有据而非一厢情愿。本书用一堆儒家演化生物学人类学等例证去充实门面,却忘记了“实然”与“应然”的鸿沟。本书给苯人最大的启发:胡塞尔的“滞留”概念可以运用于家族传承(这意味着我可以拿去搞费诺里安家族悲剧😂)。更长的书评可以等苯人写完读书报告之后传上来。
😅😅
这是一本典型的用学术目光来关涉传统与现实的作品,正如序言中所说,比较不是用自己有的去比别人没有的,而是一种生产的方法,以比较为手段,进而实现意义的丰富。这本书主要是从现象学(如文集中该本的副标题所述)的视角来考察中国的“家”文化,从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性视域中,打开了“家”背后所包含的时间性结构,具体表现为亲亲。不论是胡塞尔的时间意识还是海德格尔的时间性,都在对于“家与孝”的阐释中丰富了自身的理解路径。从这个方面来讲,张教授实则试图揭示出一直隐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超稳定结构。另外,从对于人类学材料的引述中可以看出,张教授的书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在速度这本书的过程中,还从脚注里面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文献,算是意外收获。虽然张教授不喜欢技术,但也绝非卢德主义者,因此尊重其生命经验。
祥龙的比较哲学小书。前两篇关于海德格尔和克尔凯郭尔的文章局限于两位哲学家文本内部,以儒家为思想激发点思考世代时间与家的含义,较有启发。但后面几篇文章博而不精,混合了很多学科的思想材料,但根本上没有解释学科概念之间如何相通的问题(例如,哲学中的“家”和人类学中的“家庭”,虽然可能有类似的形式但内容毕竟大相径庭),以及不同文化比较时的共同尺度的问题以及比较之深层地域/历史意义的问题(比如展开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精神乱伦的解释时,没有避免单纯列举、中西概念并置)。虽然我素来讨厌保守派,但对祥龙我却厌烦不起来,他在这本书中谦逊地暗示选择文化保守立场的原因。再矫情一句,我的现象学启蒙其实就是祥龙,他的现象学功底以及在激进人士看来不合时宜的善心于我而言却是少年时期很珍贵的启示。
前两篇挺好的,不严格但有启发。后面的文章简直就是史(emm),东拼西凑,颇有一种量子佛学的拼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