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第二个经典时代的封面

第二个经典时代

吕正惠

出版时间

2019-06-01

ISBN

9787108063175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唐宋是继先秦两汉之后,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二个经典时代,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为唐宋之际兴起的士人阶层提供了一套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曲折反映了当时即将形成以及已经形成的新型社会秩序。本书将唐宋文学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脉络里进行重新评估,将古文和宋诗的成就诉诸于前,并对很多唐宋文学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解释。历史化地把握唐宋文学成就之大要,更可见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有容乃大之特质。

吕正惠,1948年生,台湾嘉义人。台湾大学文学硕士,东吴大学文学博士。1982-2004年任教于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私立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诗,台湾现代文学。著作有:《杜甫与六朝诗人》、《诗圣杜甫》、《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小说与社会》、《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CD流浪记》等。

目录
出版说明
序论一中国文化的第二个经典时代
序论二中华文化的再生与全球化
第一辑
韩愈《师说》在文化史上的意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只挑了感兴趣的篇目来看。作者是个有趣的人。
三星半。好久没有读这种清通而活泼的论文了,感觉还是挺不错的。集中所收的文章有些略显浅显,有些则选题较老,但作者的问题意识还是很明显的,并且这种问题意识不是源自某种理论,而是来自对诗文的体悟,这让我觉得他的论述与材料之间没有隔阂。其中有关古文文气的那篇思路很好,可惜并未深入论证,让人意犹未尽。有关苏轼《念奴娇》再诠释那篇,开头说道“第一次发现,原来我的读法竟然和绝大多数人不同。但我又坚决认为,我的读法不可能错,怎么办呢?”以这样的方式开头,真是太欢乐了。
内容确实是不错,但了无作者自己的新意,不妨说是为作者铺路的学者不错
沒想到呂先生竟然這麼「左」,連帶在文學研究選題上也這麼政治「正確」。雖說有些研究文章還是值得敬重,但先生無論在材料發掘利用,還是觀點推陳出新,或是方法標新立異,都距大陸學派倚重文獻、域外漢學強調理論的成績相去甚遠。以重估唐宋的中華文明經典來鏡鑒當下「新」經典時代,總感覺方鑿圓枘。#讀而靈#096
论文合集
吕正惠的论文集,唐宋文学史研究必读书目,内容十分精彩。
宋诗。
里面的宋诗带着你读还是挺有意思的,里面的那种意境,果然要到年纪了才读得有趣
以贯穿唐宋时期的“孟子升格运动”为象征(孟子正式被封为亚圣是在元代,韩愈以前多以孔颜并称,而不以孔孟并称),中国知识分子在政统之外确立了一套强大的道统/学统,作为立身行事的更高准则,为此不惜违逆君主意志。 于是,为政、立功以行道(往往要在个人品格方面妥协让步,所谓“蒙耻救民,德弥大兮”),不再是知识分子的唯一选择,也不再是最高选择。坚贞不屈以守道,著述授业以传道,至少有着同等的价值。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其核心还不在于反对骈文、倡导散文(古文),也不是简单说倡导写文章要有思想内容,而在于“文以载道”——人间正道的道,道统的道。 韩愈《师说》不仅仅是一篇好文章,更是中国思想史、社会史、教育史上极重要的一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