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什么是教育的封面

什么是教育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7108070753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思想汇编,涉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任务、方式、可能性与边界,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任务,等等。书中充盈着雅氏关于教育的洞见,如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堆集和智识的训练,而是人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整全的教育;他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互相照亮;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并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

目录
第01章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关系
第02章教育的基本类型
第03章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
第04章可在有限范围内计划的教育
第05章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之中的教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就,看完让觉得没救的我知道,原来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通俗易懂,尤其适合大一新生看,自我培养,自我教育,不要把学习限定在权威下,解放思想、多进行开放的交流。
以哲学之角度论教育中各大命题,中间有几章尚未读懂,需重复阅读。 21.11.17第二遍阅读,第十三章(作为过程的陶冶)难以理解。
雅斯贝尔斯以哲学家的身份考察教育,捍卫本真的、原初的教育,也十分推崇苏格拉底式教育。教育是唤醒灵魂的工作,重在陶冶,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是科学认知。反思经验科学的局限性,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培养训练有素的职业人。教育革新的关键、教育的未来在于教师,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探索真理、怀疑一切,与学生进行精神交往,允许学生尊重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反对徒有其表的老师、敬爱德高望重而不滥用权威的老师。全书虽聚焦教育,但依托的是对时代精神病症的诊断,并对教育提出了富有洞见的建议。大多数主张依然可以成为我们当今人文教育的遵循,但也有过时之处,比如大学教育早就不再是精英教育了,过度追求自由独立的教育也许仅适合培养精神贵族,但并不完全适合普通人的素养提升。
读过之后,豁然开朗
教育的终极成就是什么?也许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自动传承的精神传统,在此传统中,幼崽们不断成为坚定求真、科学探索、自由自主、心灵强健的个体。而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人”的回归。
长期以来,我们其实对教育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对于知识的传道受业解惑,而鲜有机会对其他事情探讨,诸如精神灵魂。很多人真正对自己灵魂有了全新的理解是在工作之后,如果这种经验不是建立在自己的错误之上,而是出于自由的选择而成为自己,也许这种教育更能称之教育吧。构建自己上层的精神世界,并从历史中汲取传承,一定能够缔造伟大的个人和民族。学习哲学,参与哲学思考,将哲学思考应用到平凡的日常生活,这种方式,也许就是大学要教导我们的真正的知识。
不奢望体制会有多大改变,但希望每个老师和家长都读读雅斯贝尔斯的这本小书。 若没有爱,便无教育。 面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出了问题的我们,只剩自我教育。保持清醒,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PS:“即使在伟大人物面前,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权威是真实的,但不是绝对的。”
并不是专著,而是不同著作中关于教育零言散语的汇编,因此欠缺论述上的完整,但内容很全面。翻译质量很高。无奈不了解存在主义哲学,很多内容看不懂。但这本书的封面和手感我都很喜欢!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