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雕刻灵魂的表情的封面

雕刻灵魂的表情

李玲 著,张欣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02-01

ISBN

9787115444318

评分

★★★★★
书籍介绍
具有700年历史的古典戏剧——日本能乐于2001年与昆曲同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高度融合诗歌、音乐和舞蹈的古典歌舞剧,表演使用能面。能面造型具有雕刻艺术品和舞台道具的实物性,凝聚俳优心志与艺道,代表专演逝者往事的能乐戏剧精神。其不仅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亦在世界面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能面师及其匠心是日本传统手工艺及其文化传承的缩影。 李玲 200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日本文化专业毕业,同年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日本古典艺能,关注日本能乐、狂言、歌舞伎等传统戏剧的历史及现状,出版《日本狂言》(外研社2010年5月),曾担任国立新潟大学人文科学学部客座研究员一年,目前为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特聘研究员。
目录
前言
一 世界的脸
二 日本的脸
三 能面的分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面具之下 空无一人 面对这样面具的我们 也都是在面对自己~镜子在面具之后
原来还有英语能和猫王能面…
这本非常有趣,纠正了我对能中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如能乐师不只是参与音乐演奏的人,“能”这个词的使用(很长时期能乐是叫做猿乐)等。讲解的时候注意相似面的区分,女系面具差别很小,之前完全看不出区别。不过长灵应见和大应见之间的区别好像没有说。另外翁系面具的长命冠者文字介绍说“颌下无植须”,但配图金春流宗家的长命冠者能面好像是有胡须的?可能作者用到的资料是介绍其他流派的长命冠者面具的。个人还是无法接受英语能,觉得能剧之所以幽玄有神性是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时空语言有关的,英语能改变了这些元素,也就不可能再给人神性的感觉。能剧有很强的宗教意味和祭祀意味,行动是高度象征化隐喻化的,其观感和剧种本身承载的历史过往息息相关,这些大概率会在英语能中消失。作者最后用了几十页夸能面师北泽秀太…= =
只浏览了图片
看到后面英语能真的惊了,一直以为这个很小众的日本艺术,没想到这么开放包容。
原来能面的神秘感来自其中间表情,那么确实和蒙娜丽莎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长知识书
能面有多好看切页这种设计就有多让人无语…面具的例子还是太少,大量使用同一作者(不同分类),同一馆藏的图例,可能这种不易保存(并兼宗教意义)的道具确实很难采图。尽可能在短篇幅写清楚了能面的分类和用法,能读得下去并深刻记住,但显然我的民俗学基础还是太薄弱,很多例子看都没看过。很喜欢受访能面师的看法:除了他们用英语,能面下是西洋人的脸之外,也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好喜欢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他家的柴柴也很可爱。看完想去重看万叶集,又想回去看东北二人转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能乐入门后看能面科普,美极了。系统介绍能面历史、分类与制作。不十全十美,但是好书。能乐从文化自觉到美学自觉成就了能面的繁荣多样,而作为演员灵魂宿于其间的面具,最感动人心的依然是特有的“中间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