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埃隆·马斯克
郎为民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02-01
ISBN
9787122255693
评分
★★★★★
标签
历史
地理
用户评论
因对SpaceX的关注而想了解马斯克,这本书拖了一年才读完,前半部分讲个人成长和企业初创还不错,讲SpaceX那段,我特别喜欢,但后半段涉及市场发展和马个人生活的部分简直就是没有中心,缺乏条理的大杂烩,看上去作者随意拼凑的网文,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抛开这些,至少对马斯克有了较多的了解,在硅谷圈里,他算是与众不同的人物,很钦佩他的想象力和实践力,大家总把他和乔布斯放在一起,我想他们并不同,而且马斯克个人光环对企业影响力过大,当他不在了,企业还能走多远。2019年2月18日于北京
公司必须具备让人叹服的目标,假设你是位世界级人才,你一定会相信成就伟大的可能,一定会信任公司的领袖,相信自己是最适合的员工。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马斯克,号称现实版的“钢铁侠”,造就了特斯拉帝国,引领电动车行业。同时,他还有一个太空梦,他对太空思考得越多,越认为太空探索无比重要,制造出来的“蚂蚱”火箭,能在空中悬停,并且可以返回基地,惊骇全球。 他是一名富二代,可他一次次放弃安定富足的生活,倾其所有不断追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了目标不顾一切,对热爱的事情抱有热忱的心态。 从小马斯克也是一名“书虫”,对真相和阅读非常着迷,而且表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还能精准地记住所阅读的东西,对于知识的渴求让他有了今日的成就。
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马斯克从出生到2015年的详尽资料集;四年过去了,马斯克的火箭事业有了新的革新,书中生死不明的回收系统也成功颠覆了航空行业,这也说明了这类传记题材在当下来看,缺乏时效性; 书中的资料十分详细,是按照作者的构思内容分大小节来写,并未按照时间顺序编写,因故也造成很多局部与局部之间内容的重复;作者文笔还是蛮风趣的,在翻译文本中运用了很多当时的流行词汇和梗; 总的来说,我怀着对马斯克的无限敬意读完了这本书,并因此树立了心中追随的目标,感谢作者。
约书亚采用放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马斯克。家长从来不收拾孩子,因为约书亚相信孩子们会用直觉选择正确的行为。 他曾经多次提及,自己之所以能面对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得益于他有一个“艰苦的童年”。当然,这种“艰苦”不是物质上的,而是一种没有安全感、随时会出现危险的生活状态。 在皇后大学的两年,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最大收获就是从老师和学生那里学会了如何与聪明的人协作,以及如何利用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来实现目标。 马斯克:我不怕失败,预期到失败,我做事情时只要有10%的成功率就去做。 他极度勤奋、超级忙碌,每周工作超过100小时,平均每天14小时。经常在夜里3点多躺下,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去开会,晚上又要飞去另一个城市参加名流聚会,还要抽空陪5个儿子玩。
可以当初步了解马斯克的书看,应该是整理各路资料拼接而来,条理比较乱
好的自传不是字里行间溢于言表的吹捧 已弃
2020:7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