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儒学十讲的封面

儒学十讲

汤一介

出版时间

2019-04-30

ISBN

9787200147414

评分

★★★★★
书籍介绍

名家推荐

汤一介先生是当代中国学术史上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问大家。他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宽广深厚,其学问所及不仅广涉中西古今、儒道玄佛,且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均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李中华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汤老10篇有关儒学的文章,大致反映了著者对传统儒学的深入思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论天人合一》《论知行合一》《论情景合一》探讨儒学有关真、善、美三个价值取向的基本态度;《论普遍和谐》《论内在超越》《论内圣外王》等篇意在多元共生、普遍和谐的背景下为当今人类解决矛盾冲突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其他《论道始于情》《论和而不同》《论周易哲学》各篇亦从多个视角深入浅出地对传统儒学作整体观照,高屋建瓴,发人深省。

在新旧世纪之交,汤老标举反本开新这一哲学命题,指出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在于抓住当今中西文明对话、激荡的契机,反思、自省其传统,打通古今中西,从而使国人在华夏文明丰厚遗产的基础上重构价值理念。

汤一介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还是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理事,第十九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2003年起,汤一介担任《儒藏》编纂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代表作《在非有非无之间》《儒学十讲》《我的哲学之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

目录
论天人合一 001
论知行合一 021
论情景合一 036
论普遍和谐 049
论内在超越 05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汤先生儒学研究的精华,把儒学的基本问题和核心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论述得很清楚。值得反复阅读和琢磨。
-_-大師之作,深入淺出。湯先生認為,天人合一是儒學和中國哲學討論天人關係的最重要問題,而且構成了中國哲學的一種思維方式。在論知行合一時,強調知行問題不僅是認識論問題,還應注重身體力行。認識問題如果不與道德修養問題相結合,知行間就會產生割裂,造成人格分裂。而在論情景合一時,便從藝術和美學的角度,來揭示儒學強調從人的心靈深處去體悟道德之善,從而實現儒學在人生境界上藝術美和心靈美的統一。
感觉不是很易读,在大家小书系列里这本让人有些失望。
首先,李中华先生的序言写得非常好,我也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深刻、详备、系统的理解老师的思想。其次,《论〈周易〉哲学》所带来的启发最大,对宇宙生化符号系统与宇宙实际生化过程的区分让我想起口诵历史与写本历史的关系。 但有一点觉得不甚合理:首篇《论天人合一》引用了荀子的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我认为荀子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不恰当的,《庄子》一书中“天”字出现六百余次,大致分三意,其一是作为自然物的天,其二指万物的本性,其三指命运。三者之中,以“自然天性”为主,所对应的是“人”的造作、不自然。而荀子所说的“天”约等于现代汉语中的自然界。也就是说,《荀》《庄》二书在天人概念上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别。庄子的“不知”不是知识或经验上的缺失,而是一种主动的否定,“我”尚且“丧”(吾丧我),何况“人”乎?
看了前两篇,失望——太浅。
清晰明了;读完后也对中西方一些文化差异有了更深的理解
Many famous Chinese sentences be recommended by this books. It's worth to read twice or more times.
观点还算正常,客观,没有现在这样的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