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封面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德]马克斯·韦伯

出版时间

1970-01-01

ISBN

9787208092365

评分

★★★★★
书籍介绍

1.现代社会科学最知名和最具争议的作品问世105周年。纪念本书作者马克斯·韦伯逝世90周年

2.西方社会学大师全方位导读:塔尔科特·帕森斯、R.H.托尼,兰德尔·科林斯、斯蒂芬·卡尔贝格以及京特·罗特等多位韦伯专家题序导读;

3. 全新中译本,国内目前最可靠的译本;在附录中译出了本书的姊妹篇—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以及“最后的反批评”。

4. 多版本注释:全面收录德文原版、帕森斯英译本、卡尔贝格英译本研究精髓。

本书致力于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即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仅仅出现在西方,而同时期的东方却呈现出停滞之势?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极为注重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的深究。通过对大量经验材料的搜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发育关系,并对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是结论,而且包括本书的方法论,都为当代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富于启迪意义的思路,并开辟了多线研究途径。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现代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家,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曾先后在柏林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任教。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古犹太教》,以及未完成遗稿《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等。

目录
中译者说明
英译者序 塔尔科特·帕森斯
新版序言 塔尔科特·帕森斯前言 R.H.托尼导读 兰德尔·科林斯
导论 斯蒂芬·卡尔贝格
《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绪论 京特·罗特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大学读的一本书
人文主义的可怕歪曲
这版若干序言导读,很清楚。【最后还是只能略读+靠导言把这学术畅销书看过去了。。= =
万恶的第四章。。。。。。。。!!
目前看过的最难的书。最精辟的是韦伯对清教精神-资本主义演化过程的分析,简单的说就是:清教徒为了追求得救的“确定性”,把理性、严谨、辛劳的尘世劳动变成增加神的荣耀的”天职“--通过这样的“天职”来增添自己”得救的确信“。在这样的过程中,【促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包括实业的兴起。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天职”被“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慢慢替代(在神学内部,这种替代的关键节点是:享受神给予的属世生活是应该的) 。
零零散散读了一个多月才读完
我肯定是没看懂
当基督宗教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裂变成诸教派诸主张时,它似乎是在无意中选择了一条更为隐秘的玫瑰十字会式的道路。韦伯的论述与另一位马克斯不同,他既反对纯粹的唯物,也不想滑向其反面,毋宁说他是发掘草蛇灰线的高手。因为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脉络一方面隐藏在宗教改革家和启蒙哲人的穷追猛打下而显得摇摇欲坠,另一方面又将迅速地消亡于大托拉斯资本主义和消费社会的围剿中,马克斯·韦伯的抓取于是必然带有漫长的争议,但这几乎是“无中生有”的观点,却确实令人赞叹。不过翻译、编排和注释等方面还是有点阻碍阅读的。
典型的即使翻译成其他文字也知道原著是德语的晦涩但精准的小书,但此数言,振聋发聩。
确实是经典中的经典!时间比较紧可以直接看这本书最前面列出的多个版本的序言。本书的主要问题就是:使资本主义文明(作为一种现代现象,区分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有可能发展的心理条件是什么?理性主义的倾向取得了对于传统态度的胜利,是一系列运动的结果,这些运动的源头就是16世纪的宗教革命。即资本主义是加尔文神学的对应物。于是,劳动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它是一个精神目的,所以,资本主义是作为蓬勃进取的资产阶级的实用唯心主义开局的,但它的结局却是唯物主义的狂欢。而这个研究议题产生于欧洲大陆的原因是德国在50年走完了英国200年的发展历程,因为变化过于剧烈且迅速,所以容易意识到资本主义在性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此前社会秩序的现象。所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发展未来也会成为社科研究的重要材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