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生有涯愿无尽的封面

我生有涯愿无尽

梁漱溟

出版时间

2013-07-01

ISBN

9787208113046

评分

★★★★★
书籍介绍
幼年不学四书五经,而入洋学堂,念《英文初阶》《地球韵言》,身后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国学大师”。两度欲自杀,一度想出家;哀民生疾苦,叹“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积极入世求解中国与人生两大问题。 巡历抗战游击区8个月,敌兵围堵,飞机轰炸,数次险死还生,始终泰然自若。 发起民主同盟,调查李闻惨案,力促国共和谈,奔走8年,被称之为“中国的甘地”。 与毛泽东几次通宵长谈,激辩中国道路;1953年向最高领袖“要雅量”,成“反面教员”。 只批林不批孔,再遭全国性大批斗而不改初衷,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文革”抄家,资料全无,仍笔耕不辍;1975年《人心与人生》完稿,前后费时约50年,称“使命完毕,可以去矣”。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 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传。梁漱溟自称不是哲学家、国学家,只是“问题中人”,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毕生所求惟在人生与社会(中国)两大问题的解答。从清末,历民国,到新中国,北大教书,乡建运动,发起民盟,廷争面折,时代变迁,世相百态,作者皆以细腻坦诚的笔触客观叙述,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纤毫毕现。 梁漱溟(1893—1988)。 20世纪中国最具独立风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社会实践者。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岁信佛而后归儒,亦不废佛;以中学学历而执教北京大学。壮年辞去教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发起民盟,为调停国共奔走呼号。 1949年后屡受批判而始终不屈,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一生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亦可云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主要作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目录
第一辑 我的生平
我的自学小史
自 述
我的家世与生平行事
第二辑 我的人生态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人生观:逐求观(人与物的关系,肯定人生肯定欲望);厌离观(人与自身的关系,否定人生否定欲望);郑重观(人与人的关系,肯定人生抑制欲望)。
人生与人心 或许跟让人期待
老爷子的话朴实,是他一生思想形成的背景综述
梁老值得敬佩,关于延安,国民党参政会,民盟成立前后,光明报等有诸多细节史料。
逐求、厌离、郑重,老爷子提出的这三个人生的阶段,能理顺我目前诸多对于自身观念改变的困扰,受益良多。 尤其喜欢对于“郑重”生活的阐述,要自觉地尽力量去过好当下的生活,实为郑重之心。
之前对梁老不熟悉,看了自述,加上百度知道梁老的为人为学。这不是个一般的普通人,书后美国学者称他是中国最会一个大儒。看着评价总感觉是个古人,其实他是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有独立思想主见的现在革命者。通过这本书,对民盟等民主党派以及当初的诞生意义有了进一步了解。 最重要的是梁老对学习对人生的认真态度,他的对发愿 ,对事攻的态度很值得学习。
(2020年5月读)大佬的书,值得一读: 1、时代不同了,其实是在说面临的困难、障碍、所需的方法等不同了,所以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如何做人,怎样理解人生,是可以借鉴前人,从自传中获得启发的。 2、启发有二,一是读书、学习、工作不是第一位的事情。第一位的事情,是要照顾好自己身体,然后善用它来处理事情,做好权衡。二是之所以人做不到第一点,是因为没有早立志,立大志,没有“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3、立志讲得再透一点,就是要明确自己想要去做的事,并通过事跟社会建立联系,找到自己的位置。“想做的事”中,“事”不是关键,“想”才是关键。也即(1)想在前,事在后(2)想是“发自内心”。现实往往是反的:(1)上级派的活在前,想着要怎么做在后(2)想是“来自外部压力”。
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追索。 思考问题而不事“学问”,“有志业而无职业”。
谦虚至致,把所有学问都只是当作自己的对生活的认真所致。大师是学习不来的,只能望其项背。(我跳过了其主要经历一章,也见识了如此多的口口口口,甚至把十二条件也一并删去)
这本书实在应该时常带在身边,时时提起时时背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