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复盘甲午的封面

复盘甲午

王鼎杰

出版时间

2016-06-30

ISBN

9787208139626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目录
引论 战争不复盘,历史无殷鉴1
中日甲午战争研究对比2
中日败战研究对比3
战争史该如何研究?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日本虽为近邻,因海相隔,实为绝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19世纪,在大英帝国治下的世界和平中,中日却处在其势力的边缘地带,都有可能完成逆袭。战略上,日本与英结盟,远交近攻,成为英制衡俄国的远东支点,中国对国际大势茫然无知。地缘策略上,日本先琉球对马后朝鲜宝岛,占据棋盘的角星,中国则消极避战。军事改革上,日海军学英,陆军学德,建立完整的现代军队体制和工业体系,中国则错过了陆权兴起的机遇。军购竞赛上,日本买新技术成型军舰,追求国际潮流,李鸿章想以小博大,以防御武器为主。外交上,朝鲜危机,李鸿章拉英俄入局调停,忽视了英俄的根本矛盾,被日本分化瓦解。平壤战役,清国孤军深入,眼看日完成兵力集结,从装备到斗志皆完败。大东沟海战,北洋海军在装备到战术上都与日本形成代差,大雁阵被日海军纵向突破包围,一败涂地。
借来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写得非常详细,尤其对清朝决策分析细致入微。另外晚晴的历史不能多看,真是越看越生气~
战争史研究需建立在政治学及国际政治学,军事学,战略学和历史学等四门学说上,有了立体的知识结构才能看清历史。19世纪随着蒸汽机革命,陆权复兴。西征还是海防为重,实际上是否只能二选一,选了西征,成就了左宗棠,海防落伍进而毁了李鸿章? 战略机遇期的概念;“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也”博弈中能否棋高一着,在于是否能看出关键,第二是形成决策,最后才是落实决策的能力。那些彻底无视法理的现实主义者,反而往往沦为不现实的现实主义者。
“战争是如此复杂,以至于任何试图给出绝对的理论体系或数学推算都是无效的,任何旁征博引都是晔众取宠,只有详细地描述一个战例才是确实有用的。”
三类问题不能避免,后见度古、以线代面、材料偏颇,优点在有修正的自觉。 虽仍纸上谈兵,战例分析却精彩,各类细节不放松,语言虽拖沓但有实际,从战史研究一侧看细致体贴,把甲午战争放在整个国际形势下研究,亦有很大启发。 参考:日方史料征引,提示关注《日本海军史》、《海军》。
只有排版不好的mobi和扫描版pdf
战争不能重演,但是可以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