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幻想的秩序的封面

幻想的秩序

张旭东

出版时间

2020-10-01

ISBN

978720816530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张旭东30年学术生涯成果精选。

★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共同经历和具体经验;30年里知识分子对文化自觉、政治自觉的追求。

★解读卢卡奇、本雅明、拉康、萨义德、布迪厄、杰姆逊等名家理论;重新阐释鲁迅、王安忆、格非等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

本集汇聚张旭东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有关文化理论和批评实践的系列成果,解读卢卡奇、本雅明、拉康、萨义德、布迪厄、杰姆逊等理论家的文学研究、美学探索和文化分析,阐释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各种“新潮”与“实验”。通过细读文本个案或思想论争,在持续变动的文化语境中对西学问题与中国文化进行总体性把握与批判性思考。

张旭东:纽约大学(NYU)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曾兼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访问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人文讲席教授(访问)、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中文著作包括《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全球化与文化政治——90年代的中国与20世纪的终结》《我们时代的写作》《对话启蒙时代》《纽约书简》等。译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启迪》。编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传统与形式创意》。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寓言批评
文化的诗学与诗的文化学
——转变与模式
历史与叙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早的文章,但读来依然耳目一新,对理解八九十年代文化逻辑的发生演变很有助益。
直观来说,看这个的时候,抽得很凶…眉头拧得很紧…可能是我笨蛋,觉得有很多地方(尤其是关于八十年代文化氛围的地方)显得烟雾缭绕。烟雾缭绕,未必是坏事。只能说在大雾中走路格外需要信心。把杰姆逊的访谈留到最后一篇去看,看前几页觉得雾有些散了,相对来说状态轻松些。但可能看到后面六七页,又抽上了
M:本雅明part
别人二十多岁写的华章。书读得好,写得沉郁顿挫。
还行,借鉴了许多理论方法,但总觉得有一层玻璃隔着我们和书本。
早期的一些文章,还是侧重在理论的介绍方面。
看了几篇,感觉对理论的阐述比个案研究更有启发性。
上帝是等级制哲学最隐秘的恐惧
本雅明乃一散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