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建构全球秩序的封面

建构全球秩序

阿米塔·阿查亚

出版时间

2021-01-31

ISBN

9787208168862

评分

★★★★★
书籍介绍

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者对全球秩序问题一直持有狭隘的观点。阿查亚认为,需要重新界定和扩大全球秩序中施动性(agency)的性质和范围。秩序不仅是由物质力量建立的,也是由思想和规范建立的。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是西方设计的,但非西方国家并不是一味被动接受。它们对西方的思想和规范进行争论和重新定义,并贡献了自己创造的新思想和规范。本书使用“规范辅助性”和“本土化”的工具考察了这种施动性行为,特别是对主权和安全概念的重新定义。随着西方主导地位的下降,来自非西方国家的思想和能动性使构想和建立真正的全球秩序成为可能。

阿米塔•阿查亚 美利坚大学国际服务学院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国挑战与治理讲席教授。他是第一位当选国际研究协会(ISA)主席(2014—2015年)的非西方学者,曾获国际研究协会颁发的两项杰出学者奖,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安全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曾出版《建构安全共同体》《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重新思考世界政治中的权力、制度与观念》等著作。

目录
目录
致谢
内容说明
第一章 导论:反思全球秩序中的施动性和变革
定义秩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书可被视为《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一书的续篇,后者主要集中于美国“单极时刻”的结束,更多集中于秩序结构层面;而本书则聚焦于观念和规范层面,尤其强调非西方世界在规范创建、传播进程中的施动性。阿查亚在定义秩序、施动性等概念后,确定规范本土化和辅助性规范两个层面的分析框架,并以主权和安全规范的扩展为案例探究非西方行为体的施动性。以主权为案例,梳理主权从不干涉主义到人道主义干涉,再到“保护的责任”的演进,而非洲国家在“保护的责任”这一规范的创建与传播进程中扮演了积极角色。以安全为案例,探究安全从国家安全观到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再到“人的安全”的演进,而南亚国家在“人的安全”这一规范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翻译尚可。最具有启发的部分是关于非西方世界行为体的施动性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许多我们以为的西方规范其实具有非常深厚的非西方背景。但是全书理论实践“两张皮”现象还是挺明显的。Btw,对于阿查亚所说的构建“全球国际关系理论”这样的野心我还是非常赞赏的!
一个还不错的梳理,算是对Keohane开始的建构主义延伸?主论点是LDC与非主权行为主体反而通过localization和subsidiarity在二战后起到了对全球秩序的革新与重塑,并且能够化为己用成为对抗大国的杠杆。五六章对security的梳理很是精彩。
重新理解复合世界之中既有强国、新兴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多元施动性。
第三章涉及的内容之前有写作想法,手懒。姚老师的译笔很好。
翻译太烂,但作者建构的理论很不错(后面的案例逻辑感觉有些混乱,跳着看👌🏿
不是很喜欢第三世界
这本论文集依旧体现了Amitav的主要关切,即对第三世界的关注,强调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在对主流全球性规范(如主权、安全)的概念进行再定义和扩展的过程中发挥的被主流学者所忽视的规范施动性作用,构建了一个解释规范变迁的新的理论框架(Norm Localization+Norm Subsidiarity+Norm Circulation),并展望了一个后霸权的、更为复杂的、多元的、存在多重施动性的复合世界(Multi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