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西部招妻的封面

西部招妻

马宏杰

出版时间

2014-05-31

ISBN

9787213060571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柴静、杨锦麟 作序力荐

★《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行走江湖30年,零距离记录两个农民“招妻”的离奇曲折经历,一个大时代里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首部当代中国长篇人文故事&摄影作品史诗力作,绝对真实,却难以置信

★凤凰卫视多次跟随作者走南闯北,只为记录最真实,最震撼人心的当代中国!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马宏杰没有把这个词诗化,照片里的生活就像它本身一样,笨重粗粝,人的心里都磨着沙石,吃着劲,但活着。——柴静

我知道 他的每一次跟拍、记录,几乎都是在燃烧生命的一部分去完成,他的记录对象,几乎都是社会最底层、最贫困、最无助的个体和人群。他可以有更多选择,但他选择了最难的。也因为最难,才会有如此的灿烂和精彩。——杨锦麟

不给自己拍摄的选题有预设判断,不干预被拍者在事件进行中的言行举止,力求真实讲述一个又一个中国底层百姓的故事,这是马宏杰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在多年的跟踪报道中,他和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彼此信任,于是有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组又一组真实的图片。 ——《新京报》

马宏杰镜头前的这些人,是“无法用正常的道德标准去评判的”。他一张张照片呈现出的是超乎想象的自然表情。马宏杰讲求慢工出细活,他的每一组照片都至少跟拍了六年,他更下定决心将这些作品“做到他们死,或我死”。 ——《新世纪周刊》

马宏杰用近三十年时间,跟拍了河南残疾人老三找媳妇的过程。

老三先娶了个“憨姑娘”,不肯跟他过夜,只好离婚,随后三次去宁夏“招妻”,几经周折,总算定下一个媳妇,但与家里人处不来,只好让她走了。老三接着找媳妇,不幸遭遇“放鹰”,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老父亲也气病身亡。最后他只好再去宁夏,终于招来一个叫红梅的媳妇,生了小孩。可是两年后,红梅就喝了农药,想回家……

湖北青年刘祥武跟老三有着相同的需求,看到马宏杰的作品后主动联系,希望马宏杰帮他找媳妇……

目录
【序】
003 真实/ 柴静
007 接地气的马宏杰/ 杨锦麟
010 我关心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 马宏杰
【老三的故事:寻找幸福完整的生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在每一件我们所不齿的事件背后,也许有太多的不知道;在每一个我们所轻视的人背后,也许有太多的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无穷尽的,我们知道的还太少。
看这种书说不清有怎样的感受,极端的贫穷之下,并不适合讨论道德情操。个体的生活这么苦,国家的钱很多又怎样?虽然我能理解他们想娶妻的心理,但生活自身难保,造出来的下一代不是又一个悲剧?再反观我们自身,除了生活条件好一些,又有多少生存的尊严?
文笔真不行。可取之处在于纪实
想起了徐童导演的那句话 ' 算不尽芸芸众生皆贱命 , 回头看五味杂成奈何天 ' .
这更证实了一句话“仓廪实知礼节”。为了几百块的介绍费把别人婚姻搅黄,为了钱而恩将仇报,靠各种骗榨取人与人之间最后一点信任。但对于他们,只有深深的无奈。因为在没填饱肚子之前,说什么礼义道德都是耍流氓。但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挣扎在温饱线的人没有觉悟,掏空一个家一定要娶妻生子,然后生出小孩又命贱如蝼蚁,这样的恶性循环为何不自我了断呢?生育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是担心以后的养老问题,收养一个是否更现实?
描述复杂比评论简单,要困难得多。
刘祥武这个人,真的太好了,好到快忘了这本书的主题是招妻。哥哥小时候因为踩翻了洗脚盆,弄湿了靴子,被妈妈关在门外,当夜没有回来,几天后回来,就疯了。(这段读起来太让人心碎,让人忍不住去想残联大册上那些精神残疾的人,都是怎样变成精神残疾的。)“在农村,一个精神病人消失了,也不会有人去问的,也没人去告,也没有证据。”但是刘祥武从来没有放弃哥哥,即使后来被哥哥打到脑袋缝了二十多针。会读当地报纸,会借5000块给陌生人,会帮助精神有问题的女孩,会利用新闻力量帮助流浪汉。被劳务公司骗,被女人骗,被同性恋性侵。自己家徒四壁,满世界招妻,心愿第一是建立弱者帮扶中心。我从弱者当中来,想给弱者撑伞。
“一个家庭可能是很贫穷的,但是如果没有给后人留下狭隘、自私、暴力、罪恶的基因,就已经是一个美好的家庭了”
单薄的出乎预料
2022·46|打开就放不下一口气看完了,看完果然心情跟预想一样糟糕。直面贫困使人扭曲,不仅是观念,还有性情。但也感动还是有部分的人,即使自身贫穷,依然有一颗善良的心。作者说“人的生命有时就像一粒种子,随风飘落到什么地方,都得生根、发芽、成长,哪怕这种生长有时是扭曲的。有时候,环境不是自己能选择的。”我在书中特别能体会到这种无奈,命运的束缚让人动弹不得。感谢不会说谎的镜头,直面现实,让人分外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