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学习树的封面

学习树

斯坦利·格林斯潘 (Stanley I. Greenspan)

出版时间

2014-09-01

ISBN

9787213062629

评分

★★★★★
书籍介绍

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都经历了9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无论在哪一层次出现问题,都会给下一层次的发展带来阻碍。这9个思维层次分别:注意世界、参与世界、互动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利用有意义的想法、逻辑思维、多因素思维、比较/灰色地带思维和反思性思维。

 学习树的树根代表儿童吸收信息和制定行动计划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学习树的树干代表思维能力,即日益复杂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学习树的树枝代表阅读、数学、口语表达、写作以及组织能力等基本的学业技能。

 我们身体的感觉系统每天都在接受各种纷乱复杂的外部信息,但是不同孩子对同一信息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

 解决学习困难的关键在于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情感,激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反复练习各种思维能力。无论是寻宝游戏还是类比举例,最终都是为了给孩子设置他们熟悉或令他们感兴趣的情感环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学习。

用户评论
学习树的搭建是好的 但涉及到内部各元素 有些碎片和乱
1.what:作者利用“树”,即“学习树”这一概念隐喻,具体阐述构成学习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学习树的树根代表儿童吸收信息和制定行动计划的不同方法(例如,怎样对其所听、所见、所闻、所触进行解码);学习树的树干代表思维能力,即日益复杂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而且重要的是,他们不仅要将思维能力用于学业课程,还要用于经营朋友关系及家庭成员关系之中;学习树的树枝代表阅读能力、数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基本的学业能力。2.how结合:知识闭环也是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完整闭环,按“点线面”(信息点-抽象线-意义面)的模型来看,也是从吸收信息,制订行动计划,发展思维方式,解读出意义形成方法。3.唯一不足是学困模型缺乏数据,更多的来源于个例,经验,难以服众。
有完整的原创思想,理论结构完整,有原理解释,有实操案例。
道理没有问题,但总结不到位,缺少说服力,不能留下深刻印象。
提供了我两个思考儿童教育的方向,一曰感观输入——“树根”是也;二曰九个思维层次——“树干”是也。感官方面感触不大,就是多看多听多触摸,以视觉听觉触觉开发为主;九个思维层次给我很大启发,发觉自己在比较思维上欠债太多,以至于高阶的反省思维开发有限,嗯,是时候用对比来观察事物了,辩证法,等我来征服你啊!!!
差点就被错过的好书,书中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在学习方面有所成就,并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与我不谋而和。现在的教育体系内卷的如此严重,既破坏了孩子的读书兴趣,也造成了家长的焦虑,但是如何破局确有些疑惑。这本书刚好分析了现行教育本末倒置的情况,很有启发,更坚定了我佛系育娃的理念。
孩子去年上一年级,开学典礼上学校的老师推荐家长读一读这本书,于是马上买了一本读一下,感觉理论还是比较新颖的,但越读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一个理论提出后,解释的不清楚,举的例子也比较简单,一度怀疑是不是翻译者的水平不行,影响了这本书,总体感觉可以一读,但也别有太大的期待
抽象出了学习树这个概念,也描述了不同年龄小孩会具备的能力。其中的案例很生动,有启发。
学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想尽可能的为孩子扫清障碍,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想要为孩子找出症结,对症下药。但往往,父母们自以为找到的症结,仍然停留在表象上。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