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双螺旋(插图注释本)的封面

双螺旋(插图注释本)

[美]詹姆斯·沃森

出版时间

2016-12-31

ISBN

978721307610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历史长河中,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无疑是里程碑式的成就。《双螺旋》一书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亲历了这一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过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学的力量和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
作者简介
这位作者出生于1928年4月,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15岁考入芝加哥大学,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1953年,他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该发现引领了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世纪60年代,他创立了冷泉港实验室,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教育中心。1988年,他加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并推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
推荐理由
《双螺旋(插图注释本)》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详细记录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不仅揭示了科学家们在探索生命奥秘过程中的艰辛与智慧,还展现了科学思维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科普著作,更是一部充满激情与想象力的科学史诗。
适合哪些人读
对生物学、遗传学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阅读科普作品的读者
希望了解科学发现历程的读者
追求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l 1928年4月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l 15岁考入芝加哥大学,194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动物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得印第安纳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
l 1953年4月25日,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一篇题为《核酸的分子结构》的论文中向世人宣告:引导生物发育和生命机能运作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具有双螺旋结构。而这篇论文仅用了1 100个单词和1张图片。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与英国分子生物学家莫里斯·威尔金斯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l 20世纪60年代,詹姆斯·沃森入主冷泉港实验室,在他的努力下,冷泉港实验室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机构成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科研教育中心。
l 1988年,詹姆斯·沃森加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并于1990年被任命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主任。詹姆斯·沃森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
用户评论
游戏人生,他们在做伟大的事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做伟大的事
大嘴巴沃森爷爷把能得罪的人一本书全得罪光了,还有一群躺枪的。好在结尾你认识到了富兰克林刺头是为了追求平等的科研环境,同时认为女性应该被平等对待,也认为她的科研成果值得诺贝尔奖,科研精神值得敬佩。
史料和注释的编排方式,太容易令人在阅读时分神了。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要记住的名字
科研圈大佬自曝八卦内幕各领风骚,实验室小白略窥牛人性情自叹弗如哈哈哈
DNA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碱基配对原则当时并不是什么秘密,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拿着51号却慢一拍,“他(克里克)掌握别人的资料并使之条理化的速度之快,常使他的朋友们吸一口凉气”,克里克与沃森仅仅只因为没有在论文中感谢富兰克林的数据(当然这很混蛋)而被某些人踢掉DNA之父的桂冠属实难以接受。(另外威尔金斯拿51号给沃森看,富兰克林是同意的,伦敦国王学院输在内讧上,威尔金斯真混蛋) 进行郝尔希蔡斯实验的玛莎·蔡斯(郝尔希获诺奖,对女性的歧视很混蛋),发现碱基配对原则的埃尔文·查戈夫,与富兰克林共事的雷蒙·葛斯林、斯托克斯等也没捞着诺贝尔,富兰克林很优秀,但抹杀沃森克里克的成就大可不必,更不必说克里克之后提出的序列假说、密码子假说和中心法则了,丢了DNA之父的名号还有个分子生物学之父的名号。 @2022-01-19 18:00:37
DNA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碱基配对原则当时并不是什么秘密,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拿着51号却慢一拍,“他(克里克)掌握别人的资料并使之条理化的速度之快,常使他的朋友们吸一口凉气”,克里克与沃森仅仅只因为没有在论文中感谢富兰克林的数据(当然这很混蛋)而被某些人踢掉DNA之父的桂冠属实难以接受。(另外威尔金斯拿51号给沃森看,富兰克林是同意的,伦敦国王学院输在内讧上,威尔金斯真混蛋) 进行郝尔希蔡斯实验的玛莎·蔡斯(郝尔希获诺奖,对女性的歧视很混蛋),发现碱基配对原则的埃尔文·查戈夫,与富兰克林共事的雷蒙·葛斯林、斯托克斯等也没捞着诺贝尔,富兰克林很优秀,但抹杀沃森克里克的成就大可不必,更不必说克里克之后提出的序列假说、密码子假说和中心法则了,丢了DNA之父的名号还有个分子生物学之父的名号。
感觉DNA的发现是作者的一场不受局限的大型头脑风暴。羡慕作者发现双螺旋结构时的欣喜若狂的感觉。 杨振宁对此书的评价很有意思:“这本书非常好。为什么好呢?不是因为他把他们这个发明讲得很清楚,主要是讲了一点——他从来没有明白讲这句话,可是,你看了以后想一想就知道他是要讲这个事情——是说研究生物学不需要念过很多的书,只要你肯猛干,胆子大,天不怕地不怕,猛闯,就会出成果。”
略略翻过,写的是科研路上的日常与撕逼,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也是如此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