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汪曾祺谈吃的文章都在这里了!共收录谈吃散文72篇,杂著2篇,包含《五味》《葡萄月令》《端午的鸭蛋》等经典名篇。
★ 全书以蔬菜水果、故乡味道、四方美食、鸡鸭鱼肉、吃食文化等主题分为7个章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不仅美味,还有文化。
★ 陈晓卿: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汪曾祺美食文化的影响。他的话语体系可以高大上,也可以特别特别接地气,我们做《舌尖》努力地想往汪老这个方向靠。
★ 内心有温度的人,才能看得到人间烟火;胸怀开阔的人,才能容得下苦辣酸甜。
★ 吃是一种生活美学、人生乐趣,吃是一种文化旅食、天时自然。多尝尝,人生也会变豁达!
【名人推荐】
读大陆的作品,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
——金庸
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汪曾祺美食文化的影响。他的话语体系可以高大上,也可以特别特别接地气,我们做《舌尖》努力地想往汪老这个方向靠。
——陈晓卿
豆腐曾经在我看来,是中国人食物美学的,那叫大味至淡,同样的文字里,比如汪曾祺……(他的作品)只看到一种中国民间乡间的淳朴,一种年轻人看到特别可爱、温情的互动,那么地自然,那么地平淡。
——梁文道
汪曾祺先生写了多少吃,写得一手好菜!
——郦波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冯唐
【内容简介】
吃的是美食,谈的是文化。
《汪曾祺谈吃大全》尽收汪曾祺谈吃的74篇文章,全书以蔬菜水果、故乡味、四方美食、鸡鸭鱼肉、吃食文化等主题分为7个章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不仅美味,还有文化。
春日里的樱桃、夏日里的西瓜、秋日里的河蟹、冬日里的小肥羊,吃是时间的变化;栀子花包的汤圆、桂花做的蜜酱、玫瑰花的糕饼,吃是自然的馈赠;喝酒的琉璃盏、品茗的陶瓷杯、盛水果的玉盘子,吃是生活的意趣;虞悰的《食珍录》、苏轼的《老饕赋》、袁枚的《随园食单》,吃更是一种文化。
吃不仅是人与食物的故事,也是人与自然、人与时间、人与人的故事。
汪曾祺,他热爱生活,最大的爱好是写字、画画、做饭。他常能从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中活出一种自在的小幸福。
他擅长用文字捕捉美、创造美、记录美。写文如烹小鲜,不求宏大繁杂,但求有滋有味。文如其人,照见他的天真烂漫,趣味无穷。
著有《人间草木》《大淖记事》《受戒》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