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虎、米、丝、泥的封面

虎、米、丝、泥

马立博

出版时间

2010-10-31

ISBN

978721406530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首先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简要回顾了岭南地区从先秦到元朝的历史,之后以侣世纪为中心,详细考察了从明朝初期直到1850年前后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互动过程。

本书指出岭南环境和经济史中有五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宋元时期汉族移民对瘴气免疫能力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能够深入到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带,并逐渐取代了土著民族;珠江上游农业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在蒙古人?侵时被南逃到珠江口的汉人拦截下来,最终塑造出了珠江三角洲;16世纪中期开始的商业化进程;促使珠三角的农民改稻种桑(蔗),从而改变了土地耕作的模式;17世纪中期危机之后,岭南人口的持续增长促使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人类的垦荒活动使得岭南地区的森林分布日趋零碎,生态系统被不断消耗,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物种不断消失。而在这些里程碑式事件的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三种驱动力量:气候变迁、人口变动和经济的商业化。

目录
目录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
致谢
引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岭南环境史,无论是题材切入还是数据搜集都是十分精彩的。不知道中国人自己有否类似的著作研究呢?
挺好读的,但是主标题离题好远,虎米丝泥简直大家来找茬,等着看作者什么时候绕回来,心塞。
起书名的人有点厉害,不知道是作者还是编辑。虎,代表了气候生态变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米,代表了农业社会的基础粮食作物的生产,丝,是经济作物的代表,代表了商业化贸易的发展。泥,则代表着耕地与人口的变化。四个字,又吸引人,又对书的内容高度概括。虽然这本书说要做环境史,但更多的还是经济史,只是较重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同时兼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但并不深入。另外全书学术范很足,没什么趣味性,唯一有趣味的老虎也只是点到为止。
可以。“本书首先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简要回顾了岭南地区从先秦到元朝的历史,之后以侣世纪为中心,详细考察了从明朝初期直到1850年前后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互动过程。”
经济史为主,环境史为辅。对17世纪以前人与环境的互动史勾勒得简约且清晰。18世纪后的部分则过于耽腻史料细节,缺少有力度的论述。
怎么说?所以老虎的作用就是彰显气候的变化?还有就是上游开垦导致下游冲积平原这种话…其实感觉农业那块值得多写一点的。虽然关于桑基鱼塘的看法还是很有趣。
出差读,好慢,说明最近差太少
标题比较无语。虎算是引子吧,米(以及相关的农业活动和社会变迁)是主体。丝呢?泥呢?就算是援引的酷炫表述,自己也该做点平衡论述吧。 不过作为环境史的研究还是很棒的,尤其是对于岭南地区的人文、社会提供了一种更底层的视角。
什么叫世界级的区域史研究啊,瑕不掩瑜。